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 >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着作版本》译文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着作版本》译文[第7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涂本行文是明朝人丁气,而杨本为改朝换代后清人丁气。如杨本为明刊,为何将“我朝”改成“明朝”?再从插图来看,涂本《乃粒.水利》节载桔槔各部件是完整的,但杨本则漏绘“坠石”,而没有这个部件,则杠杆两端落空均衡,申明杨本勾描时漏绘。别的,全书总序称:“《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涂本在全书各章总目开端有四行墨钉,恰是“临梓删去”的陈迹,而杨本无此征象。这也申明杨本是再刊本。杨本板框高23.2、阔11.8厘米,为6 册装订,白口,半叶9 行,行21字。其扉页有两种情势。第一种情势中书名、作者及出版者为三直栏手书体,各栏间有栏线相隔。左、右两边各为“宋先生著”及“天工开物”,字体较大;中栏居下为“书林杨素卿样”6 个小字。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1965年购自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此本另有“佐伯文库”及“江南黎子鹤家藏书之章”。经订正,此本与日本水户彰考馆旧藏本属一版本,印以福建竹纸,但不及涂本用纸精美,部分册页已蛀。三枝先生在1943 年曾将静嘉堂文库藏涂本与彰考馆藏杨本对校,他当时髦不知日本国除彰考馆外,佐伯文库亦藏有同一版本。这是先前很多专家不晓得的,查日本史料始知此佐伯文库为江户期间(1608—1868)丰后(今大分县)佐伯藩藩主毛利高标(1755—1801)于天明元年(1781)所设,收藏表里秘笈,则此本当于此时流入日本。黎子鹤名世蘅,1896 年生于安徽当涂,民国初年留学于京都帝国大学,习经济学,则杨本必是他购自日本后再携回中国。黎世蘅于60 年代卒于北京,厥先人遂将《天工开物》售与中国书店。而彰考馆是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国(1628—1700)于明历三年(1657)修《大日本史》时建立的书库,则其所藏杨本进入该馆当在17 世纪,即该本刚发行不久。二次大战期间,彰考馆藏书全数毁于烽火,是以50 年代时研讨《天工开物》的薮内清先生一向未能见到杨本原著。

这是20 世纪以来中国发行的第一个《天工开物》新版本。从全部版本史上属于第四版,1927 年以石印线装本情势呈现。该书卷首印有以下字句:“岁在丁卯(1927)仲秋(八月),武进涉园据日本明和年所刊,以《古今图书集成》本校订付印。”1929 年该本又发行重印本,在书的扉页后背印有“岁在已已(1929)/涉园重印”八字。出版此书的是出版家陶湘(1870—l940),陶湘字兰泉,号涉园,清同治九年生,江苏武进人,以其出版《喜咏轩丛书》而着名。因为他是民国年间《天工开物》的最早发行者,故此本称为“陶本”。陶本是用安徽泾县宣纸印的,分上中下三册。早在民国初年《天工开物》便遭到丁文江(1888—1936)、章鸿钊(1878—1951)、罗振玉(1866—1940)及陶湘等人重视,但海内难以找到传本,他们遂以明和八年(1771)和刻本为底本追求出一新版。关于出版颠末,丁文江在1928年写的《重印天工开物卷跋》中作了详细申明,载陶本1929 年版书末。陶湘本人也在《重印天工开物缘起》(1927)中作了近似简介。此本虽以菅本为底本,但亦参考了杨本。前三版(涂本、杨本及菅本)体例大抵不异,版面、行款、笔墨位置都完整一样,插图也根基上为同一体系。至陶本开端则完整打乱了前三版原有的布局,而另起炉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