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着作版本》译文[第6页/共10页]
9、薮本
明显,他以为印有手书体序文而无年款的杨素卿刊本似为第一版,而涂本似为第二版。此说恐不当。遵循中国当代版刻通例,初刻本序文无年款,而在翻刻第二版时再补加年款,这是违背常理与常例的。如果细心研讨序文并对比旁观书的内容,也不会得出涂本为第二版的结论。
都贺庭钟字公声,号大江渔人、千路行者,大阪人,是18 世纪日本著作家,博学多闻,善于诗歌,著《狂诗选》《大江渔唱》《明诗攻讦》等书,汉学成就很深,与木料孔恭和睦,同为当时大阪名流。他的生年不明,卒于宽政年间(1789—1800)。都贺氏也在促进《天工开物》出版方面作了尽力。他在菅本序中先容了出版颠末及本书内容。
这是80 年代出版的版本,在版本史上是第15 版,书名为《天工开物新注研讨》,作一册大32 开本,1987 年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故称“赣科本”。将此本与1976 年钟广言本对比,则可看出它在注释体例安排及笔墨内容上与钟本根基上不异。但钟本作者署名“钟广言”,这本来是当时个人写作组的共同笔名,而赣科本此次则署名“杨维增编著”,则确有其人。猜想他当年插手过“钟广言”写作组,现在在1976 年原有个人劳动服从根本上对钟本加以改编,删去钟本对各章写的按语,重写媒介,插手七篇他写的研讨文章,解除了钟本一些弊端观点及错字、错注,比钟本有改进。比如钟本将“磨不”误为“磨木”、“黄罐釉”误为“黄罐油”等,此次都作了改正,此本会遭到读者欢迎的。但它仍有改进余地,比如钟本(涂本亦如此)将“腾筐”误为“誊筐”,将“松江”误为“淞江”等,此次一仍其旧。另有《舟车》章中“平江伯陈某”,钟本释为“姑苏府布政使陈某”,而此次亦一仍其旧(198 页),这就错了。查布政使亦称方伯,为省一级行政长官(从二品),姑苏虽古称平江,但府一级最高官吏是知府(正四品),姑苏府如何会有布政使?实际上《舟车》章讲的是陈瑄(1365—1433),当明成祖遣“靖难”燕军南下渡江时,陈瑄迎降,遂封其为“平江伯”,“伯”是伯爵的伯。永乐元年(1403)陈瑄任总兵官兼总督海运,他并未任过布政使。诸如此类,不再列举。此后如能有机遇再版,但愿改进。(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