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 >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着作版本》译文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着作版本》译文[第5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26—1927 年武进人陶湘(字兰泉,1870—1940)先生刊刻《天工开物》时曾从尊经阁获得此本订正,厥后展转入藏于北平人理科学研讨所。在人文所藏书柬目中著录说:“《天工开物》三卷,明宋应星撰,明杨素卿刊本,三册。”1934 年北京图书馆对此作了晒蓝复印。1945年今后,人文所藏书移交原中心研讨院汗青说话研讨所。1949 年前,此本被提调至南京,后又运到台北,今藏台北汗青说话研讨所。由此可见,《天工开物》两种初期刊本都在中国境内有传本。趁便说,此处所谈到的杨本,还藏于巴黎的国立图书馆。关于杨本刊刻年代,先前多以为是明朝。三枝重视到涂本与杨本的异点,但仍以为二者均是明刻本,或此中之一能够是明刊伪版。薮内因未见杨本,引三枝之说后以为“这两个本子都被鉴定为明板,但是鉴定二者的前后,是很困难的题目”。孙殿起(1894—1958)先生畴昔能够经售过杨本。他在其《贩书偶记》中写道:“天工开物三卷,明分宜宋应星撰。无刻书年代,约天启间书林杨素卿刊。”此或因孙先生经手古书太多,未细心订正,故引出结论不当。查宋应星是奉新人,只在分宜任教谕而著此书。且书成于崇祯十年,天启时髦未成书。陶湘等人也以为杨本为明刊原版,还以为杨本手书体序为应星手迹。前述俄籍汉学家贝勒和人文所书目作者也将此本定为明刊版本。其以是如此,主如果手书体序给人形成一种错觉。而实在这是明清之际书林杨素卿为使此书发行,不得已而为之的,黄彰健第一个认定杨本是明刊清修本。这是精确判定。明末时杨素卿已将翻刊本板木筹办伏贴,时价明朝骤亡,他为使此书在清初发行,遂决定去掉原序中崇祯年款,将注释中“我朝”改成“明朝”。但因署年款那一行字过量,挖板困难,乃决定请一书法妙手重新抄序,未尾只书“宋应星题”。形成一种印象,仿佛作者是清初人。杨素卿还在扉页上加刻些告白性笔墨以吸引读者,他很有一番买卖经。

旧年(1770),书林菅生堂就而请正,一开卷则勿论其善本,大改旧观。叩之,则出于木[村]氏蒹葭堂之藏。江子发(江田益英)备前人也,以句以训,既尽其善,于余何为?初春镌成也,又来请言。遂不成以辞乎,乃举所向来之者,觉得序云。

康熙中期今后至乾隆年间,清统治者加强了思惟节制。顺治年发行的一些著作在修《四库全书》时均列为“禁书”,命令全毁。而康、乾时援引《天工开物》的《古今图书集成》,则将“北虏”改成“北边”。可见当时编辑官已重视到这些字样是清廷所不容的。杨本还对《天工开物》中其他错字作了笔墨订正,并加以断句,颇便读者。杨本作为清初坊刻本,发行量较大,使《天工开物》在清朝持续传播于世,也作为后代中外发行其他新版本时订正用参考书,起了不小的汗青感化。是以它仍然是贵重版本。至于杨馆本与杨所本的干系,二者能够是同时发行,只不过扉页情势略有分歧。也能够是杨馆本在先,售完以后再印一次,换了个扉页,再增加一些出版商告白笔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