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 >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的传播》译文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的传播》译文[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据不完整统计,停止1989年止,《天工开物》一书在全天下发行了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此中,海内(包含大陆和台湾)发行11版,印刷17次;日本发行了4版,印刷20次;西欧发行1版,印刷1次。这些外洋的版本包含两个汉籍和刻本,两个日文全译本,以及两个英文本。

1832年,儒莲的法文译本又转译为英文,刊发于《孟加拉亚洲文会报》卷一中。1847年,儒莲的另一篇法文译文《铜合金.白铜.锣钲》(译自《《天工开物.附录.五金》章),在译成英文后又被译成德文刊于德国《利用化学杂志》卷41。1837年―1840年,儒莲在《桑蚕辑要》一书中援引的《天工开物》论桑蚕部分被摘译为意、德、英、俄等欧洲语。

目前,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成为天下科学典范著作在各国传播,并遭到高度评价。如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本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 “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写作的17世纪初期的首要产业技术著作”。(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公元1725年,进士陈梦雷受命构造编撰,蒋廷锡等人续编的官刻大型著作《古今图书集成》在食货、考工等典中有很多处所取自《天工开物》,在援引时对《天工开物》中的“北虏”等反清字样改成“北边”。

公元1877年,岑毓英(1829―1889)撰修的《云南通志》的食货矿政部分也详细援引了《《天工开物.附录.五金》章关于铜、银等金属冶炼技术的论述。

公元1694年,日本闻名本草学家见原益轩(1630―1714)在《花谱》和公元1704年景书的《菜谱》二书的参考书目中列举了《天工开物》,这是日本提到《天工开物》的最早笔墨记录。

18世纪,《天工开物》传到朝鲜。

《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发了学术界和刻书界的重视。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较早地援引了《天工开物》的有关阐述。还在明朝末年,就有人刻了第二版,筹办发行。

公元1742年,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廷玉(1672―1755)任总裁的大型官修农书《授时通考》,在第20、23、26等卷中,都援引了《天工开物》中《乃粒》《粹精》等章。

《天工开物》出版后,很快便在福建由书商杨素卿于清初发行第二版。

公元1840年,闻名学者吴其浚在《滇南矿厂图略》关于采矿冶金方面的论述中,参考了《天工开物》。公元1848年,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谷类等部分有很多处所援引了《天工开物》的《乃粒》章。

公元1899年,直隶候补道卫杰写的《蚕桑萃编》有很多部分援引了《天工开物》中的《乃服》《彰施》等章。

196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任以都博士将《天工开物》全文译成了英文,并加了译注,题为《宋应星著,17世纪中国的技术书》,在伦敦和宾夕法尼亚两地同时出版。这是《天工开物》的第一个欧洲文全译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