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舟车》译文2[第1页/共6页]
⑩没世:永久。
福建清流、梢篷船。其船自光芒、崇安两小河起,达于福州洪塘而止,其下水道皆海矣。清流船以载货色、商客,梢篷船,大差可坐卧,官贵家眷用之。其船皆以杉木为地。滩石甚险,破坏者其常,遇损则急舣向岸,搬物掩塞。船梢径不消舵,船首列一巨招,捩头使转。每帮五只方行,经一险滩,则四舟之人皆从尾后曳缆,以缓其趋势。长年即寒冬不缠足,以便频濡。风篷竟悬不消云。
四川八橹等船。凡川水源通江、汉,然川船达荆州而止,此下则更舟矣。逆行而上,自夷陵入峡,挽纤者以巨竹破为四片或六片,麻绳约接,名曰火杖。舟中鸣鼓若竞渡,挽人山石中间闻鼓声而能力。中夏至中秋川水封峡,则断绝行舟数月。过此减退,方通来往。其新滩等数极险处,人与货尽盘岸行半里许,只余空舟高低。其舟制腹圆而首尾尖狭,以是辟滩浪云。
别的,牛车装载草料的以山西为最多。到了路窄的处所,就在牛颈上系个大铃,名叫“报君知”,正如普通骡马车的牲口也都系上铃铛一样。另有北方的独辕车,驴子在前面拉,人在前面推,不能耐久骑坐牲口的搭客常常租用这类车。车的坐位上有拱形席顶,能够挡风和遮阳,搭客必然要两边对坐,不然车子就会倾倒。这类车子,北上至陕西的西安和山东的济宁,还能够中转北京。不载人时,载货最多的是四五石。另有一种用牛拉的轿车,以河南省一带最多。两旁有双轮,中间穿过一条横轴,这条轴装得非常平,再架起几根短横木,轿就安设在上面,人坐在轿中很安稳,牛停下来而脱驾时车也不会倾倒。至于南边的独轮推车,就只能靠一小我推,这类车能够载重两石,碰到盘曲不平的路就过不去,最远也只能走一百里。其他的各种车辆在此难以一一列举。只是考虑到南边人没有见过大骡车,而北方人又没有见过大船只,是以在这里大略先容一下。
黄河满篷梢。其船自河入淮,自淮溯汴用之。质用楠木,工价颇优。大小不等,巨者载三千石,小者五百石。下水则首颈之际,横压一梁,巨橹两枝,两旁推轧而下。锚、缆、索、帆制与江、汉相仿云。
四川八橹等船。四川的水源本来是和长江、汉水相通的,但是四川的船只仅仅是飞行到湖北省的荆州为止,再往下行驶就必须改换另一种船了。从湖北宜昌进入三峡的下水飞行,这时拉纤的人用的是火杖。船上像端阳节比赛那般伐鼓,拉缆的人在岸上山石之间听到鼓声就一起着力。从中夏到中秋期间,江水涨满封峡,船就停航几个月,比及今后水位降落,船只才持续开端来往。这段航道要颠末新滩等几处极其伤害的处所,这时人与货色都必须在岸上转运半里多路,只剩下空船在江里行走。这类船的腹部圆而两端尖狭,便于在险滩四周劈波斩浪。
凡车轮,一曰辕②(俗名车陀)。其大车中毂(俗名车脑)长一尺五寸(见《小戎》朱注③),所谓外受辐、中贯轴者。辐计三十片,其内插毂,其外接辅。车轮当中,内集轮,外接辋,圆转一圈者是日辅也。辋际绝顶则曰轮辕④也。凡大车脱时,则诸物分离保藏。驾则先上两轴,然后以次间架。凡轼、衡、轸、轭⑤,皆从轴上受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