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3页/共5页]
陈卿嗣饮了口大叶茶,一改昔日严厉,略显隐晦道:“公子棋艺精进,鄙人自叹不如,苦衷倒不敷虑,难事倒有一桩。”
陈卿嗣望着对街屋顶熊熊大火,狂傲道:“三言两语便道破天机,这是老天爷对我的奖惩?只盼殿下能早日脱身,我也死得瞑目了。”陈卿嗣踱步转头,撑起纸伞,望着家门,久久不入,怒甩衣袖,口中阴沉森嘀咕着:“天下之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李光仲拭干额上汗水,接过水碗,叹道:“娘子之情,山高水远,跟我着,你刻苦了。”
李光仲:“兄长本日举棋不定,似有苦衷?”
陈卿嗣低下头,贴在李光仲耳边私语:“城中讹传,主公病死,韦夫人秘不发丧,欲立温公子为新主。”
李光仲也随之坐下。“我料她会效仿老祖宗,垂帘听政,乘机自主。”
陈卿嗣没有理睬杨氏,油灯下翻开账册,那账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几月掌下统统金银矿的产出。
李光仲这才缓过神,还是面无人色,歉意道:“娘子吃惊了。”
水碗被扔地上,破裂一地。裴氏愣了半晌,低头很久,也不看李光仲的神采,卷起裤腿,提着苗条纤细的身子,点亮烛火后,谨慎蹲着,拾起地上寥落碎片,又重新泡开一碗热水,双手捧着水碗坐在李光仲身侧。
陈卿嗣呵呵吟笑着,成竹在胸道:“如果几年前,韦夫人逆天而动,另有机可趁,但现在,哼!我料她命不久矣。”
杨氏也不逞强,扔下草药包,高高仰着下巴,狠绝道:“我是罪奴不假,但你也只是个流人。”说罢,杨氏取回草药包裹,单独走向榻边,将重新烫热后,脱下布衣,背后模糊暴露几道湛蓝色的刺身。
李光仲默契使然,自知陈卿嗣话中有话,压着肝火反问道:“国之大丧,名器不保,天下分崩,何来丧事?”
裴氏眼中闪现出和陈卿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时的模样,不由心中一阵酸楚,口中痴痴道:“国为先,家为后,水冷凝月,浓阳花愈红。”
李光仲瞳孔微缩,皱着眉头,一动不动望着陈卿嗣,四年的工夫已将他性子中的躁动磨去了大半,此时的李光仲已不似当年那般遇事打动。
陈卿嗣深知,就算本身幸运逃回中原,也再无安身安身之地,除非李唐光复,昭雪昭雪,不然,这辈子恐怕是要老死在这,而更可悲的是,陈卿嗣的子子孙孙都会和他一样,困守在这不毛之地,永久不得回归故乡。
裴氏腾出一只手,抚着李光仲手掌,淡淡笑笑:“相公,喝了吧。”
天赋二年,七月,李隆基诛杀承平公主权势,逼太上皇李旦交出兵权。
天下大事,风起云涌,朝堂之大,森罗万象。但是,行走在腥风血雨中,路走多了,再大的苍茫,也会有了方向。
陈卿嗣降落道:“公子谬赞了。公子部下卫不过百,钱不敷万,若抖擞抵挡,无异以卵击石。幸亏危急已过,当下岭南各州已再无大患。乾坤自有定命,不日内,府中将有剧变,公子不必操心,静候佳音便是。”
李光仲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不肯承认:“主公…;…;这动静是真的?”
任何时候,李光仲都没法看破陈卿嗣的设法,“兄长,仅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