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突破极限(上)(3)[第3页/共5页]
越是熟人多的处所,轨制就越乏力
对相称多的公司来讲,这类窜改都是一个应战。我感觉明天的很多创业者固然注册的是公司,但偶然候还是在遵循哥们儿的体例行事。那么,甚么时候才气看出是不是股东呢?就是分钱的时候。1995年,潘石屹他们几小我提出想本身做,这就牵涉到埋单的题目。这时候大师才晓得,本来股东是很值钱的,因为算完账是要给钱的。
如果他做得好,你能够和他分奖金;如果他做得不好或者干了甚么好事,就要挨罚或者补偿丧失,那你也得跟着他一起赔。如许,在保举人的时候,你就得揣摩揣摩,考虑一下这小我能不能给你争光,不能甚么人都保举。如果你保举的人老被处罚,那你也要考虑一下本身的退路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几近没有甚么人是通过熟人保举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我们的人力资本部分通过收集或其他体例雇用来的。
企业窜改成公司体制今后,必须建立一种正向的、公开透明的鼓励体例,这是很首要的。实在,做民营企业最前面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才气做得像个公司,很多民营企业在创办了很多年今后还是分不清江湖、家属、公司。对万通来讲,我们也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初期,我们公司有很多人跟着我们走,相称于兄弟们跟着“大哥”干。一旦变成公司轨制今后,大师会发明“大哥”拉下脸来变成了一个贩子,靠豪情处理的事情少了。如何办?我们就采纳了一些折中的体例,1993年之前插手公司的人还算“兄弟”,作为“大哥”,我都卖力到底,不让他们比在公家单位差,这是我的一个标准。1993年今后有了《公司法》,大师就都跟着公司走,公司说了算,谁也不要来找我。以是,至今为止,凡是1993年之前插手万通的人,他们有事都直接找我,报酬题目、家眷题目,这些事我都是遵循江湖的体例来措置,一向管到最后。而1993年今后插手公司的人,他们有事就去找经理,找到谁就是谁来管。这是一个折中的体例。
履行得最不好的就是报销轨制。报销是下级对下级,员工找部分经理,部分经理找副总经理,大师都是熟人,每天见面。大师本身想想,你们具名报销的时候,有几张票据是挑出来的?我现在很少签这些票据,即便签,也不太情愿看,因为看了今后你就会有设法,还要去核实,最后老是不高兴。报销的轨制,我们的履行率不到60%,因为你想严格拉下脸来管是非常难的。
公司起首要给员工一个公允的感受。如果员工的来路分歧,比如此人是老总的亲戚,那人是老板的同窗,那这事你就很难摆平。以是,从1993年今后,我们公司先是清理了一些支属(初期,有些支属通过集资进入了公司),然后又清理了一些老员工和熟员工。到明天为止,我们公司已经非常像个公司了,大师都是凭一种职业、左券干系进入公司,没有江湖上的一些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