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灵魂独立,不畏孤寂[第8页/共9页]
送礼
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都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陈述厅里停止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遍及的尊敬。遵循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发言。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很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刹车的部件仿佛老化失灵。一说话,常常像开汽车一样,刹不住车,说个不断,没完没了。集会是偶然候限定的,听众的忍耐也决非无穷。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讨,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咛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施礼如仪的通例。但是他一开口发言,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模样是筹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照如许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明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或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内心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俄然想到:按既定目标办。我请他的夫人下台,从他的口袋取出了讲稿,私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本来的坐位。因而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乐。
某一个怪论起码能够给你供应一个看题目的视角。任何题目都会是极其庞大的,必须从各个视角对它加以研讨,加以阐发,然后才气求得处理的体例。如果事前不加以充足的调查研讨而俄然做出决定,厥结果实在令人担忧。我们面前就有这类例子,我在这里不提它了。
我在这里实际上并没有违背“归纳法”。我是颠末端几十年的察看与体味,阅尽了芸芸众生的各种相,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今后,才提出了如许的结论。为了凸现它的首要性,以是提到前面来讲。
2001年2月27日
1997年
与此时差未几的是西方的希腊当代文明。在这里也是怪论纷呈,生长下来,成为西方文明的渊源和根本。当时东西文明两大珍宝,东西相对,交相辉映,共同照亮了人类文明生长的前程。这个征象如何解释,多少年来,东西学者异说层出,各有独到的观点。我于此道只是略知一二。在这里就不谈了。
纵浪大化中,
1999年7月24日
空口无凭,无妨略举两例。一小我搬到新屋子里,按例大事装修,而装修的体例又极蛮横,成果把水管凿破,水往外流。住在楼下的人当然首蒙其害,水滴不止,连半壁墙都渗入了。但是此人却不闻不问,本单位派人来修,又回绝入门。倘若墙壁倾圮,楼下的人当然会受害,他本身焉能安然!这是典范的损人又倒霉己的例子。又有一名“学者”,对某一种说话连字母都不熟谙,却偏冒充专家,不但在海内蒙混过关,在外洋也招摇撞骗。有识之士皆嗤之以鼻。这又是一个典范的损人而倒霉己的例子。
1993年7月6日
1947年7月
但是忘事胡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到了应当死的时候,你就去死,用不着左思右想),这句话应当是关头性的。但是在我几十年的风华正茂的期间内,“尽”甚么的是很难想到的。在这期间,我当然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即便在走独木桥时,仿佛路上铺的满是玫瑰花,没有波折。这与“尽”的间隔太远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