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胡侍郎奇闻飨圣上 吕尚书卸责罪同僚(1)[第1页/共4页]
“臣的第二道密旨是代皇上问候诸王。臣之所至,率先拜见了各位王爷,臣说说臣的 感受。在南昌,见了宁王。宁王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之气,真像是故纸堆里一个隧道的学 究了。他给臣看了这些年修的书,摞起来真有半人高了。臣察言观色,宁王醉心文史、用心修书当为不假。”谷王事件中,宁王来京陛见,皇上已有同感!
胡濙虽说得轻松,但每日里身不离马,人不离鞍,夏战盛暑,冬迎北风,又兼稀有重重担, 岂是“辛苦”二字能够概全,但永乐就喜好他这股乐呵劲,笑着点头道:“天然是跑不了。 你回之前,朕又将《五经》《四书》《性理大全》颁与两京、六部、国子监和天下府州县, 使天下文人溯本正源,皆通孔孟之学,以教养世人。给朕说说你的游历、感观见闻吧。”
胡濙想着皇上会起火,故把话题扯到了府库充盈上。的确,大明王朝建国五十多年来, 团体上轻徭薄赋,嘉奖农桑,官员大抵勤廉,百姓生存尚可,朝廷本质税粮每年达三千余 万石,宝钞等二千余万锭,连屯田籽粒粮都在一千万石摆布。处所府库确有存粮太久,至红腐而不成食之事。
想到残垣断壁的五龙观、南岩宫、紫霄宫,胡濙的心中也不由翻滚了一下,说来简朴, 可那补葺又将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大事一件接着一件,百姓的徭役实在太重。就是这么个 闲不住的天子,又能奈他何?
“在武昌,见了楚王,正如陛下所知,楚王于世事都了无兴趣,却在念叨,皇上给了 他一个办理宗室的宗正之职,宗室却又无事可管,一每天涣散,除偶尔出城围围猎,就是 在府中斗鸡喽啰,和一群姬妾玩耍了。在荆州,臣见了辽王,王府冷冷僻清,门可罗雀, 辽王半躺半卧着见了臣,似是病的不轻,先是问了皇上安康,又说了荆州如何安闲,再没了当年广宁边塞的风沙苦寒,打内心里感谢皇上等。”
说了这么多,永乐方才点点头:“蜀王之举,朕自知之。西北几个亲王,就不消说了, 二哥秦王、三哥晋王已故,子嗣承位,虽屡有犯警之事,朕北征归銮,已多面训。兰州肃王以犯警,长史被逮,正在途中;宁夏庆王忠孝好学,朕甚喜之,无用多虑。”
“微臣户科都给事中胡濙拜见圣上,请皇上恕臣多年不能奉养摆布之罪。”待杨荣、 金幼孜出去,胡濙晋见,眼噙泪水,行大礼,声音发颤,实在动情了。
永乐细心翻看着,不住点头:“朕虽没有去过武当,但知那边为上古真武神得道飞升 之地,故名。如此一座道观,衰颓了实在可惜,朕早就有重修之意,已下旨驸马都尉沐昕 前去督修,湖广布政司共同,要以一个全新的道观驱逐张神仙返来。”
一别十余年,皇上衰老了很多,本身也已经三十多岁了,他还不知少师道衍和胡广离世的事,一门心机只诉拜别,其诽谤感,也应了皇上续延的哀伤之情。
喜好武英殿请大师保藏:武英殿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说说其他吧。”永乐有本身的设法,人还是要找下去,不管是郑和还是胡濙,迟早要有个成果,一会儿他再安排。
胡濙持续说,“谷王之事已败露,臣就未几说了,臣至长沙时,的确发明了一些蛛丝马迹,因事涉亲王,无真凭实据,不敢冒然,也就没有上奏。在云南,臣见了岷王,虽念念不忘和黔国公的仇怨,但已收敛多了,十天半月不出王府一次。在成都臣见了蜀王,名副实在,真真一个儒雅之士,礼义教养遍及全蜀,连蛮夷土人混居的处所也建了学府,有王若此,皇上夫复何忧?别的,臣知方孝孺曾为蜀王世子之师,蜀王于方孝孺只字不提, 臣用心提及建文,他也不屑一顾。察言观色,暗访王爷靠近之人,成果是一样的,从谷王败露之事也可看出蜀王的诚敬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