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胡侍郎奇闻飨圣上 吕尚书卸责罪同僚(1)[第2页/共4页]
“臣的第二道密旨是代皇上问候诸王。臣之所至,率先拜见了各位王爷,臣说说臣的 感受。在南昌,见了宁王。宁王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之气,真像是故纸堆里一个隧道的学 究了。他给臣看了这些年修的书,摞起来真有半人高了。臣察言观色,宁王醉心文史、用心修书当为不假。”谷王事件中,宁王来京陛见,皇上已有同感!
一想到榔梅挂果,古树显灵,皇上要下大力补葺的行动就不敷为怪了。 “臣一起走来,一向是一明一暗两手做着。在武当,一面明访,一面令几个弟兄装成游山的百姓暗查,张神仙确切不在。别的,数年来,也未见任何可疑和尚入住……” “和尚入住?”永乐迷惑了一下,只想着查访,倒忘了建文以甚么身份在外云游了。 “不是传言建文当年剃度为僧,由鬼道遁出吗?为埋没本身,以游方僧的名义住进道观、寺院也未可知,以是查访了新僧入住。” 永乐恍然大悟,点点头。 只听胡濙接着说,“我让宋塔潜入了道观的文书房,偷看了登记簿,的确未有任何疑僧入住的记录。流言建文在云、贵一带游历,皇上圣旨也意有所指,臣到达二省,还是明 暗两路,逐县寻访,连一些土司都去了,既去着名寺院,也访山野小庙,还是没有蛛丝马 迹。数月后由滇抵川,由川抵藏,就这么走了一圈,虽未能获得皇上想要的动静,但也未 必就是好事啊!”
永乐细心翻看着,不住点头:“朕虽没有去过武当,但知那边为上古真武神得道飞升 之地,故名。如此一座道观,衰颓了实在可惜,朕早就有重修之意,已下旨驸马都尉沐昕 前去督修,湖广布政司共同,要以一个全新的道观驱逐张神仙返来。”
“何故见得呢?”永乐不知胡濙的葫芦里卖的甚么药,要刨根问底。 “臣估摸,音信皆无,说不定当年那具尸身就是建文;一些传言或许是暗中和皇上作对的人,用心放出风来滋扰视听呢。”
永乐头也不抬,他对这个十五弟一点兴趣也没有。改封他到荆州,又嫌之于己久有二 心,遂削了三保护,仅留军校、厨役三百人以备使令。辽王恨本身没目光,没看好四皇兄, 现在也只要忍气吞声,在孤寂中打发光阴,因此郁郁成疾。
“源洁辛苦,快快起来,赐座。”奉旨颁书、十几年不见的人返来,永乐就有些冲动, 目光安静而愁闷,缥缈中带着些许苦楚,“源洁仿佛比昔日更精干了,不像一个墨客,倒像是一个江湖游医。”
“说说其他吧。”永乐有本身的设法,人还是要找下去,不管是郑和还是胡濙,迟早要有个成果,一会儿他再安排。
胡濙晓得,剩下的几个王爷碌碌有为,皇上并不上心。中原各王,本身没到当然不说。 “臣的第三道密旨是于所到之处,见一见省、府、县官员。臣的感受,虽不尽如山东榜样知县史诚祖、贝秉彝辈,但绝大多数官员如皇上所期,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能够尽 职尽责,牧民一方。臣查访了一下,前者,御史们向皇上所举之处所循吏,如夏升、谢子襄、叶宗行辈,皆实有其过人之事,并无半点虚妄。而一小部分人已露贪鄙之象,侵犯良田,剥削百姓,坏茶盐之禁,饱一己之私,以武臣尤甚。尚书李庆积年所劾的,恰是这些人。另有一点请陛下留意,各地正在滋长着的奢糜之风。官员间宴请相拜,迎来送往,席上好菜已远非昔日可比,更有甚者,吃花酒,逛倡寮,私纳良家妇,夜推暗娼门,臣深感世风日坏。莫非皇上多年嘉奖耕作之策,表里府库充盈,端的就饱暖思淫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