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 > 第24章 当“城市化”遭遇“逆城市化”(上)(2)

第24章 当“城市化”遭遇“逆城市化”(上)(2)[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郎咸平:我们分段来讲,“都会化”当然是人出去才有“都会化”对不对?

李银:因为中国事环球最大的工地。

李银:4000万平方米,统共1000亿。它这是一个很好的居者有其屋的打算。但是,我们还是要问,农夫的庄严在都会如何表现?因为除了住,另有失业题目,重庆会如那边理?

郎咸平:对,又是“产业化”。有一个叫《交际事件》的杂志赐与重庆形式很高的评价,但是重庆形式还是没有跳出“产业化”拉动都会生长的门路,固然它和我们本地地区不一样,本地地区的产品90%是出口,重庆的产品90%是内销。但还是没有逃出“产业化”拉动都会生长的宿命,这是非常可骇的。那我叨教你,“都会化”达到顶点以后,你下一步该做甚么?

郎咸平:因为该有的硬件你都没有,别说软件了。你晓得这类“大跃进”思惟扶植都会的成果吗?你用“产业化”的体例来衔接的话,就不成能在10年以内搞一个像美国一样庞大的办奇迹群体出来。而如果没有办奇迹来支撑都会的生长,房地产又拉不动了,到最后就是一个崩溃。

“都会化”的误区

李银:我采访过英国泰晤士水务个人和法国的威立雅个人,它们都是做都会大众扶植这一块的,它们是花100多年的时候扶植一个都会,我们用了那么短的时候去扶植,但是至今为止,北京、上海这些都会,一下大暴雨地下就淹水,就闹水患。搞不懂这个“都会化”是如何扶植的?

郎咸平:没事情。

郎咸平:对,因为没有内需,消耗太少了,2009年我们国度的海内出产总值中,只要29%的消耗,大部分是出口。

郎咸平:对,变成办奇迹了,以是美国的办奇迹是产业的3倍。

郎咸平:对,但是你晓得中国的环境不太一样。我举个例子,按照我们的研讨显现,中国经济80%的增加来源于钢筋水泥,20%来源于劳动力的投入,根基上没有技术进步。是以我刚才讲了,产业出产,出产的是钢筋水泥;促进都会生长,用的是钢筋水泥;拉动房地产生长,消耗的还是钢筋水泥,到最后我们发明,都会没有任何技术进步。更可骇的是,只要“都会化”一停止,甚么都停摆了。那我叨教你,美国事如何对付这个呢?

《交际事件》杂志赐与重庆形式很高的评价,但重庆还是没有逃出“产业化”拉动都会生长的宿命,这是非常可骇的。“都会化”达到顶点以后,我们下一步该做甚么?

王牧笛:2010年初有一个调查陈述,叫《中产家庭幸运白皮书》,中国经济最为发财的北京、上海、深圳等都会的中产阶层幸运指数相对较低,与人均支出不成反比,特别是2009年房价飙升,令很多中产者感到痛苦,住房成了豪侈的事情,这也是他们要逃离北上广一个首要的身分。

李银:以是您重视到没有,这就是中国的“都会化”为甚么能够快速生长的启事,因为乡村的人都去务工了,他们动员了经济的生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