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使者(上)[第1页/共3页]
“此物,你下到他的酒壶里去,不到半晌便可有醉酒之效。你问他,定知无不言。”
半个时候以后,褚义急仓促地返来,目光镇静:“那馆人公然都说了!雒阳确切出了大事,就在三日前,东平王被赵王所杀,现在雒阳已是乱成了一团!” 166浏览网
不过东平王为了搜捕天子和太后, 把北军都撒了出来, 兵马走动便不是大惊小怪之事。
我偷眼瞅了瞅馆人的神采,只见他目瞪口呆,骇怪不已。
馆人仿佛与他熟谙,一边差动部下去换好马来,一边端下水给他解渴,道:“都将近到傍晚了,不若歇一夜,明日再送信不迟。”
公子闻言,笑了笑:“此言甚是有理。”
我将药瓶拿出来,分出一丁点药粉,用纸包好,交给褚义。
“恰是。”阿谁被唤作老陈的士卒道,“李长史说诸位弟兄们连日在外驰驱,甚是辛苦,令我等熬羊汤送来,给弟兄们和缓和缓。”
我和公子商讨了一番,在出司州之前,在一处市中将牛车和马车重新换成马匹。我则穿回男装,与世人一道佩上刀剑,气势汹汹地持续上路。恶人怕恶人,匪贼的保存之道乃是恃强凌弱,看动手上有兵器来者不善的人,都要衡量衡量。
“可惜听得不过只言片语,不知详细如何。”到了房中,公子皱眉道。
“官府?”店东人笑了笑,“这位郎君,听口音是雒阳人士?”
“嗯?”公子看了看我,道,“又如何?”
李琇其人,我传闻过。自文天子的时候起,李琇就在北军中担负长史。此人有三大长处,一是熟谙事件,二是长于恭维阿谀见风使舵。是以,从文天子到现在,固然掌权者的人头落了一次又一次,北军中候换了一茬又一茬,李琇也仍然留任稳定,可谓传奇。而更加成心机的是,此人虽媚上但不欺下,不但得上头喜好,在北军当平分缘颇好。
他来到驿馆,就催促馆人换马,好持续赶路。
我说:“我倒是有一策。”
“郎君未曾传闻么?”那店东人道,“现在豫西的匪贼,不是投了夏侯大王帐下,就是被夏侯大王的人剿灭洁净了。夏侯大王还放出话来,说颍川、襄城、汝南皆其统领之地,凡是有人敢在三郡以内劫夺,他定不宽恕。”
我皱了皱眉:“可……”
大长公主没有让我绝望。
“啧,大事。”那使者说着,抬高声音。
我看着他,感觉这话里有话,有些猜疑,正待再问,火线又呈现了一处关卡,来往行人按例被拦下,查验体征,问明去处。
我点头,拿出些钱来,递给他:“彻夜你去买些好酒,与那馆人叙话旧。”
公子道:“你安知那馆人爱喝酒?他如果不说如何办?”
第二日持续上路以后,在一处草庐里安息时,我和公子听村夫群情说,昨夜过的兵马都是东平国口音。
我看着他,有些惊奇:“你莫非想交友?”
关卡上的士卒见了,本来板着的脸都暴露些笑意。
老陈道:“这还用说,这羊还是李长史亲身出钱买的……”
我收回目光,只觉猎奇,问公子:“李长史?可就是北军中候长史李琇?”
我听着,不由讶然。我前次出来的时候,夏侯衷还自称将军,现在竟称起了王来。
公子打断道:“你我另有更要紧之事,北军不在我等先前计议当中,莫节外生枝为好。北军当中亦不乏策画出众之人,不成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