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檀郎 > 16.问意(下)

16.问意(下)[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子神采有一丝欣喜,却道:“你今后如有甚么想要的,自与我说便是。”

公子讶然。

回到我的偏室里,我深呼吸一口气,坐到榻上,懒洋洋地躺下。

杨氏看她神采,忙道:“此言甚是。”

我将茶盛出,别离呈到公子和谢浚面前。谢浚接过茶杯,环顾四周,面露赏识之色。少顷,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沙盘上。

我叹口气。人言人穷百事哀,公然不假。就算是做白日梦我也不能肆无顾忌,实在令人难过。

“自是当真。”我说罢,反问,“公子觉得何事?”

“奴婢晓得,多谢公子。”我说。

一天凌晨,他晨练返来,才更了衣,管事来报,说来宾来了府中。

公子闭门谢客,终归有些坏处。比如遗漏了秦王回朝如许的大事。

我哂然,感觉好笑。

公子头也不回,道:“不见。”

回院子的路上,公子问我:“母亲唤你做甚?”

谢浚莞尔:“我曾惊奇元初初上疆场,何故有很多奇谋,现在看来,倒是不敷为怪。”

说熟谙,是因为近年大捷的战事,总离不开他的名字;说陌生,则是因为他已经多年没有呈现在都城。

“元初常日亦爱好兵法?”他问。

*****

说着话,公子将谢浚请出院中。仆人早已在花树下铺陈案席,焚香煮茶。

他仍像前次所见那般,一袭净色的广袖长衣,我随公子去驱逐之时,远远便见他走来,法度利落。

“恰是。”谢浚亦惊奇,“元初不知么?秦王之母董贵嫔卧病,秦王闻讯回京看望,昨日已至府邸。”

唯有秦王,连公子这个外甥,也早已不记得他是何模样。

不久以后,中元节到了。

谢浚闻言,面上暴露些讶色,未几,倒是淡淡一笑。

此事我半信半疑。桓府虽与宫中来往密切,但宫中的人对秦王之事向来口风甚紧,难以刺探。但秦王必不敢回雒阳,乃世人共鸣。

*****

我说:“公子那里话,公子待我甚好,并无忽视。”

“谁说不是。”沈延的老婆杨氏拥戴道,说罢,又问,“秦王果然会来?京中这几日都在说他,可甚少人见过他。”

公子道:“本日我本想在太前面前为你请功,却为母亲所阻。我方才传闻她将你唤了来,恐她非难于你。”

董贵嫔并非秦王生母。传闻秦王的生母是个宫人,生下他以后不久即离世。董贵嫔无子,先帝便将秦王交与其顾问。

管事游移了一下,道:“公子,来人是谢浚谢公子。”

大长公主一言令媛,第二日,官署中的人来桓府奉告公子到差之期,公然就是下个月。

他方才俄然闯来,本来是怕大长公主非难我么?

大长公主嘲笑:“孝不孝,还须得从长计议。一去七年不回,算得甚么孝子。”

闻得此言,我和公子皆有些不成置信。

不过也有例外。

天子喜好热烈,这般大节庆,宫中便要大摆筵席,除了在京的的一众皇亲国戚,另有各路世家重臣。

我说:“大长公主为何非难我?”

这话并不是为了安抚他而扯谎。大长公主不准他为我请功,并非是因为听信谗言讨厌我。她的宝贝儿子立下大功,那是挣足了脸面的事,她怎会答应别人说这功绩是实在是因为一个奴婢占卜才得来的呢?

手握兵权的藩王很多,虽朝廷总在背后里捣些有伤宗室交谊的鬼,削藩征税之类的碍眼奏折也年年上呈,但团体上,天子和藩王们是和蔼的。每逢岁时节日,祭奠大典,天子将藩王们召入京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