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细作(上)[第2页/共4页]
公子道:“他是吴人,前朝时曾是吴郡的水军司马。后前朝乱起,刘阖盘据楚地时,黄遨投奔刘阖,当上了水军都督。”
我和公子皆是一惊,看去,却见是青玄。
我在一旁看着,未几,亦晓得了此事颠末。
“哦?”公子似笑非笑,“那我再将他们召返来?”
我点头。
公子则仿佛一点也不感觉有趣,仍然端坐如山,毫无倦怠之态。
“是你说我贴了胡子仍能被人认出来,我这才多画了一块胎记上去。”我说,“这是我花了很多心机才画好的。”
公子道:“我亦想过此事,还特地问了冀州府的人。圣上亲征以来,黄遨部众未再犯一桩掠取豪强之事。冀州正大旱缺粮,朝廷又令各州严紧粮食买卖,就算有人敢冒险犯事,他也筹措不到多少。”
“恰是。”公子道。
“而后,淮阴侯便回雒阳去了。”公子道,“圣上身边只剩下了逸之。”
朝廷为了支撑天子亲征,实在也甚为吃力,最费事的就是赋税。国库的忧患已经不是奥妙,此番天子亲征所破钞的赋税,是令冀州、豫州、兖州的诸侯王供应的。此中,半数粮草须在邺城转运,由漕路送往火线。而公子这边做得最多的事,并非是繁忙的转运,而是派使者到各诸侯国去催粮。
我讶然:“此人竟有这般来头?”
“可听闻过三年前凭窥天奇术为先帝护佑龙体平乱定国的云霓生?” 我持续道,目光扫过世人微微变色的脸,一手揽过青玄的肩头,用力握了握,高傲地说,“我这表兄,与云霓生乃是拜过把子的姐弟,亦是那窥天奇术的独一传人,人称雒阳小半仙。”
他一边批阅着公文, 一边与幕僚说着话, 所议之事, 大多是运往东边的辎重转运。天子虽未能与黄遨一战, 但三万雄师每日的吃喝拉撒都是耗损, 光靠处所仓储供应乃是远远不敷。公子这官职,说是邺城都督,但实在叫火线总管更贴切。
下首世人看着我,有的迷惑不解,有的暴露愤怒之色,仿佛我是个哗乱公堂的痴人。
我:“……”
“你不是另有好些公文,”我用心道:“怎就让他们下去了?”
这话出来,堂上一阵温馨。
待得堂上无人,公子转头看向我。
没多久,他发明了我在打哈欠。
“此法甚易。”我说,“邺城走水道往南走三十三里,河道平阔,岸边有棵老榆树,树下有一堆篝火灰烬。诸位牵上两条猎犬,在灰烬往正北三步处嗅一嗅,猎犬自会带诸位去找到特工。”
公子的目光意味深长:“他在圣上夜里睡得恰好时,俄然醉醺醺闯出来强谏,以圣上年纪尚轻不识军事为由,劝圣上班师回朝。霓生,你如果圣上,当如何作想?”
公子应了一声,眼睛仍饶有兴味地看着我,唇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少顷, 又转了归去。
那位文官叫俞峥,是公子幕府的长史。而别的两人,一个是司马杨歆,一个是主簿崔容。
青玄:“……”
“为何?”
他目光敏捷掠过纸面,变得冷冽锋利。
我皱了皱眉,道:“不过冀州并非荒无火食之地,黄遨就算故意躲藏,要将两万人马埋没起来也甚是艰巨。朝廷定然派出了细作耳目四周刺探,莫非一点动静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