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前一盏灯[第1页/共3页]
对了,他另有一个奶名叫六丑,凭脑海里融会的陈操之影象,那是因为陈操之幼时粉雕玉琢,敬爱得过分度,父母怕上天妒忌,养不大,以是取奶名六丑,企图瞒过老天爷。
俊美少年定定的看着香案上的那盏莲瓣形状的长命灯,承诺道:“娘,孩儿记着了。”又自言自语道:“昨夜暴风骤雨,这灯如何没被吹灭啊?”
真如长老也松了一口气,笑道:“十年前理公大师就说过,陈施主根骨不凡,有诸天神佛护佑,能逢凶化吉、罹难呈祥,女施主固然宽解,陈施主定能平安然安,多福多寿。”
真如长老带着几个和尚仓促赶到,抓住昏迷在地的少年的左手,稍一搭脉,即道:“女施主不必惶恐,公子脉象无碍,应是久跪之下,猝然立起,是以头晕跌倒。”一边命寺僧将少年架到偏殿小榻上,长老亲身念诵《大孔雀王神咒经》为少年消灾祈福。
少年看得呆了,乌黑澄彻的眸子映着两燃烧焰,不知为甚么俄然想到要吹熄这盏长命灯,这动机非常激烈,没法禁止——
少年便走上前,跪在母切身边的蒲草圆座上,学着母亲的模样,恭恭敬敬朝佛像磕了三个头,
他哪有妖怪的本事,这天然是胡乱承诺,他的呼喊没人闻声,闻声也没人信,以是就一向在灯焰里呆着,不过也不是毫无收成,从和尚们、香客们的闲言碎语里,他晓得现在是东晋升平二年,天子是司马聃,很年青的天子,本年才十六岁,征西大将军桓温已经停止了两次北伐,打到了故都洛阳,东晋国势大振,长江以南之地非常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噗”的一声,少年吹出一口劲气,长命灯并没有回声而灭,反而火焰大盛,火焰中一缕灿烂的光芒逸出,射入少年眉心,少年“啊”的一声,仰天便倒,手里的高腰油罐摔了出去。
老妇人大喜,抓着儿子的手连声问:“丑儿,你感觉如何,身子那里不适?”
理公大师就是灵隐寺的开山祖师慧理,从西天竺不远万里来到钱唐县弘法,见到武林山的一座奇峰,说这座山岳是从天竺灵鹫岭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因而建灵隐、灵鹫二寺,陈操之的母亲能够说是第一批信众,当年慧理大师摸着五岁的陈操之的小脑袋,说道:“此儿非常人也,必有后福。”但陈操之年事渐长,除了面貌俊美不凡以外,读书识字都很平淡,不过陈操之对母亲非常孝敬,对亡兄留下的一子一女非常珍惜,纯孝和睦的品德与他的面貌一样被人称道。
他原是一个资深的驴友,以画风景画、写纪行散文为生,大学毕业后的五年间,萍踪遍及大半其中国,没想到在沂蒙山区遭受泥石流,然后莫名其妙就寄魂在一盏长明灯里,在小小的灯焰里一呆就是三个月,起先惊骇、焦炙、气愤、茫然……饱受煎熬,但深山古刹,每日听和尚念佛、看香客来往,也逐步修炼得淡定起来,既然已经是如许了,那就好好呆着吧,毕竟魂还在,无目能视,无耳能听——
老妇人左看右看,确认儿子无恙,这才慎重向真如长老伸谢。
少年约莫十4、五岁,头戴黑漆细纱小冠,身穿月红色细葛大袖衫,褒衣博带,袍袖翩翩,身形似濯濯春柳,面色如中秋皎月,鼻梁高挺,唇色鲜红,那仿佛墨画的双眉有着飞扬的神采,只可惜眼神有点直愣愣,仿佛不大灵光,如许就使得整小我都有些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