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3页/共3页]
陈操之天然也是道了一番契阔,对英台兄天阙山雅集一举成名表示欣喜和佩服,谢万在一边瞧不出二人半点马脚。
冉盛飞奔赶到,急问:“小郎君,出了甚么事?”
陈操之轻声诵道:“人生得一良满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竺法汰放心,来大雄宝殿看过几次,发明这两对璧人共同作画,真是珠联璧合,壁画停顿大为加快,并且画得极好,竺法汰大为欣喜。
谢道韫浅笑道:“看来子重功德将成了。”
三十7、人生得一良满足矣
谢道韫止笑,问:“子重佛像画得如何了?”
谢道韫微微一笑,说道:“在吴郡时子重便对我说过寒石散的诸多风险,我岂会不记得,只是我不领逸少公的美意,这体弱多病如何得好!”
谢道韫道:“待画成后我再来赏识。”停顿了一下,问道:“陆小娘子还常去瓦官寺看你作画吗?”
三月二十四日,陈操之的八部天龙壁画素描勾画已全数完成,顾恺之的维摩诘菩萨像再有一日时候也能够完成,现在就要开端着色衬着了,佛像讲究色采夸大、浓烈,为的是起到惊世骇俗的结果,陈操之感觉常用的朱红、藤黄、花青三色固然相互调和以后色采表示也颇丰富,但还是有些单调,他晓得后代国画用色更加多样,有石青、石绿、赭石、铅粉、白垩、胭脂等,这几日他与顾恺之在府上已经尝试过多次,顾恺之对色采结果大为赞叹。
“子重,你似有话对我说。”
陈操之一听,搁动手中画笔,从板梯上跃下,翻开大殿正门,大步奔出,扫视殿前广场,未看到冉盛,便让来震从速去找冉盛,他和顾恺之先出了寺门,因为是在梵刹作画,顾恺之只带了两个主子,俱有技艺,闻声都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