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纸上风月觅知音[第1页/共3页]
流水落花传湘浦,芙蓉泣露笑香兰。
这诗既然不是沈予所作,又会是谁?晗初想起昨夜沈予的无端恼火,他还提起赴宴时赶上了赫连齐。
“吾辈旁观者读此诗,都是嗟叹不已。如果晗初仍活着,想来必然大为动容。”云辞最后对晗初叹道:“你且看着,此诗今后如果传播出去,最后四句必然被世人奉为嘉话。”
晗初的心机转了几转,到底还是寻了纸笔,对云辞写道:“京州城里哪家后辈擅箫?”
但云辞尚且未曾认识到那是甚么,只兀自想着,约莫本日的这个景象会保存在他的新鲜影象当中。
想着想着,晗初只觉眼眶有些肿胀,鼻尖也传来些微酸涩。她攥着诗的手垂垂收紧,一并收起的另有她支离破裂的心。那颗心已被风月场上的轻浮情面踩踏得彻完整底。
即将到来的中午使阳光鲜得有些浓烈起来,已为面前的哑女披了一层金色的薄纱。云辞俄然感觉这少女变得光芒夺人,有那样一刹时,仿佛刺中了他的双目,五彩斑斓,刺眼灼烈。
云辞犹自发得晗初是如同淡心那般,见不得痴后代的生离死别才如此伤感。
他又垂目扫了一眼手上的诗,持续道:“更何况这上头写着‘吾自缘悭琴箫合’,但据我所知,子奉不会吹箫。”
晗初自问如果出身高门的大师闺秀,必然不会遭人玩弄鄙弃。即便她是个良家的布衣女子,也能与夫君做到举案齐眉。可恰好本身出身于烟花之地……
晗初安然地迎上云辞的目光,嘴唇微翕,说了句甚么。
是呵!的确是她的知音呢!一语戳中她的伤口,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忽闻美人香魂殒,四座公卿倏嗟叹。
云辞立时明白过来:“这个字念作‘千’,表示贫乏之意。”
云辞仿佛是随便批评,却又不乏当真:“不过要论真情实感,还是最后四句。这活脱脱是个知音人的形象,也将晗初的琴音奉为了仙音。”
偶然世事便是如此奥妙。很多人订交平生,也未曾相知;而有些人不过倾谈半晌,已是相逢恨晚。
吾自缘悭琴箫合,君赴九霄弹云端。
夏末的风飘云动皆有些慵懒之感,湛蓝的天空映照在与世隔断的东苑里,更添了几分舒畅氛围。阳光透过窗户浅浅地洒进书房以内,早已落空本来的灼烈,只余下绵暖光辉。
云辞见她面有戚然之色,有些迷惑:“你想说甚么?”
民气厚利多轻贱,万籁寥寂浮世难。
云辞看了一眼晗初的题目,坦诚回道:“我并非京州人士,也甚少与公卿世家来往,并不晓得。”
闻此一言,晗初再次沉默。是啊,若要当真一死才气换来一个懂她的人,晗初甘愿单独活着。
他兀自批评完,又笑问晗初:“你喜好哪一句?”
人间再无痴情事,休教仙音泪阑干。”
“风月满客错觥筹,常听巴结与娇嗔。
话到此处,他脑海中又蹦出一个名字,便含笑弥补:“不过南熙九皇子擅箫,倒是天下皆知。他名为‘聂沛潇’,还当真是日日佩箫,从不离身。”
如是一想,晗初便更加唏嘘不已,遂再次执笔写道:“这世上能寻到一双相知之人,也算古迹。”
晗初吸了吸鼻子,冷静将这首诗珍之慎之地支出袖中。她这副小女儿模样落在云辞眼中,换来他一句安抚:“人生本就苦短,何必再为旁人的痛苦来自怜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