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飘动的导游旗 > (二)说说乌盟那点事

(二)说说乌盟那点事[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卓资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总面积3119平方千米,全县辖5个镇、2个乡:卓资山镇、旗下营镇、十八台镇、巴音锡勒镇、梨花镇、大榆树乡、红召乡。因卓资山得名,原名桌子山,因山顶平如桌面,故名。1945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带领的绥蒙当局决定在此建置,由凉城、丰镇、陶林、集宁县部分地区析置。因束缚卓资山的战役为贺龙元帅亲身批示,而定名为龙胜县。1952年5月1日,改称卓资县。

隋唐期间,乌兰察布北部居住者突厥民族。后南迁白道川(武川蜈蚣坝),大利城(和林格尔土城)等地。当时属于定襄郡的有和林格尔,武川,卓资;属马邑郡的有凉城,集宁,察右前旗,净水河;属雁门郡的有丰镇,兴和。北部下突厥。唐昌隆后******归唐。唐在今和林格尔境内设单于多数护府。唐朝末年契丹崛起于东北,于公元十世纪初建立辽国,在今********地区始置丰州。当时的乌兰察布地区为契丹占有。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金,秉承辽制。乌兰察布地区分隶云内州(达茂),丰州(四子王,武川,和林格尔,净水河),大同府(集宁,察右中旗,凉城,丰镇),宜德州(察右前旗,商都,兴和,化德)。

十七世纪中叶,清当局建立后,采纳“分而治之”的政策,在阴山以北的边境设置六个部落旗,内蒙古西部地区设置厅。乾隆年间今乌兰察布盟的丰镇,净水河,和林格尔等地就属“口外七厅”统领。光绪年间,又分四子部落及达尔罕部分垦地和村庄而设武川厅;分丰镇东界卢家营地至正黄旗九佐领地而设兴和厅;分宁远北界灰腾梁各村及毗邻的正黄,正红两旗地而设陶林厅;分萨县兼管达拉特,杭锦,乌拉特垦地村庄而设五原厅;又分郡王,扎萨克二旗垦地村庄而设东胜厅。故有口外十二厅之称。1912年民国当局建立后将厅改成县。1913年设立“绥远特别区”。辖归绥,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净水河,武川,五原,东胜,土默特旗以及乌,伊二盟的13个旗。绥东原有的丰镇,兴和,陶林,凉城四县则划归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改绥远特别区为绥远省。又将并入察哈尔的四县以及民国十二年今后增设的集宁等五县一同并入绥远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