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蚍蜉传 > 30招安(二)

30招安(二)[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熊文灿与杨嗣昌一外一内遥相照应,加上薛国观、陈洪范等人的推波助澜,一番会商后,“面谕剿抚原该互用”以及“岂有他来投降,便说一味剿杀之理”等结论已成定局。张献忠接管招安之事由此水到渠成。

而前面对主剿派对招安不竭的质疑,杨嗣昌干脆抬出迫在眉睫的清兵做挡箭牌,再说“国度之兵力实不能兼御夫表里,国度之饷实不能两给于中边,即一时文武诸臣之才力心力,欲左投左效、右投右效者,不啻戛戛乎难之?”

他先派张可旺等“饬名姝、赍重宝”找到有些旧情的陈洪范请他牵线搭桥,表示“大恩未报,愿率所部随马足自效”。陈洪范投入熊文灿帐下,本就怀着戴罪建功、一雪前耻的志向,见这大笔买卖本身奉上门,自是奇货可居。有他居中先容,张献忠得以“黄金蹄裘千、珠琲盈斗、他货累万”重贿熊文灿。熊文灿既贪财又畏战,因此欣然承诺代张献忠向朝廷上奏。除此以外,张献忠犹不敢松弛,加派薛正贤等人照顾重礼重金,奔赴京师,“出入相邸,成见群公,皆致厚馈”,为自家招安游说寒暄。如此,方觉稳妥。

杨嗣昌与主剿派唇枪激辩,力陈招安张献忠的需求性。先说“是则先抚一二股以杀贼势,而后剿其他,仍不为失算”,又说“流贼蜂起垂二十年,为中原大害,若论常常之理,一剿而外,更有何词?乃其恣横遍7、八省,党类至百余万,剿之不成胜剿,不得不开抚之一起,以杀其势”。

何谓“韬光养晦”?详细到现在的赵营,可用昌则玉的一句话概括。

赵当世听到这里,才算是对“广结援”这三个字有了开端的熟谙与方向。

至于陈洪范,昌则玉看中并非当前此人的军事气力。诚恳说,他当然是军中白叟,但向年的圈子都在辽东、胶莱,来湖广、河南彻完整底可算作个新人。昌则玉更在乎的是他的宦海活动才气。

赵当世仍然存疑道:“这仅仅是个孤例。如果今后朝廷要我做一些其他的事,我一定就似本日这般利落。”

赵当世闻罢,与昌则玉哈哈对笑,道:“先生之言甚善!”紧接着扳扳手指,欣喜而言,“精武备、广结援、顺朝廷,有此九字为指导,我营前路豁然!”

李自成不消说,与他见过的人凡是有些眼界都瞧得出此人分歧凡响,更兼其现为闯王,名义上的天下第一巨寇,就昌则玉不说,赵当世也会尽尽力与他持续交友。

赵当世想要在豫、楚安身,就没法忽视左良玉,与左良成全立杰出干系是迟早的事。

昌则玉说道:“主公切莫自限视野,我营现为官军,有了这一层身份在,外援之路可谓四通八达,应有尽有。”而后拈指细数,“部属鄙意,李自成、孔庆年、杜纯臣,起码这三人,联络不成绝。而左良玉、刘国能、陈洪范,我营不成等闲视之。”

至于左、刘、陈三人,都是目前明军将领。

和张献忠近似,赵当世这个参将,一样挂在他自家的营头名下,除了一个转警告身,并没有甚么本色上的夸奖。赵当世探听到张献忠向熊文灿上报要求朝廷按十万人额度拨付军饷,只觉好笑更觉张献忠对劲失色。想现在明廷支撑诸多正牌官军都不免面对赋税捉襟见肘的窘境,那里还会理睬张献忠这新降之人狮子大开口的欺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