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腐乳[第1页/共3页]
霉腐乳的体例,又不是李绮节发明的。她没藏私,把详细做法奉告李乙,让李乙说与东大街的花相公听――花相公家开着货栈,也运营些下饭鱼肉鲞腊等物,接待瑶江水上来往的船夫、县城的过路人,豆腐乳、辣酱菜、咸鱼干、酸咸菜最是下饭,花相公家卖的很多。
李乙放下筷子,也笑了一下。
这碟口味奇特的甜辣味、五香桂花味腐乳,还是李绮节鼓捣出来的。
李绮节赶紧直点头:“我不爱吃生莲蓬,中午炒一盘莲子添菜,加些油盐,先炒后焖,出锅前再撒一把细糖。”
李乙回房梳洗一番,换了木屐,脱下棉袍,另穿了一件家常的藕丝色素罗道袍,走下楼来用饭。
在李绮节眼里,这大明朝贩子人家时下最为流行的滴酥鲍螺,不过是奶油加蜂蜜、蔗糖罢了,粗陋得很,何况她不大爱吃甜食。
李子恒一屁|股坐在院中那块用来磨刀的大青石上,一边往嘴里塞菱角米,一边赞叹:“还是一凌晨刚捞的菱角好吃,东大街花相公家的杂货店卖的菱米,都是隔夜的,吃起来有股子涩味。”
宝珠拿来笤帚和竹片簸箕,正哈腰扫地,就听到李乙在外边打门。
五娘子松松扁担,挥了挥手,“家里另有一堆农活等着呢,我家阿谁又不是甚么邃密人,夜里炉子灭了,他也不晓得起来加些炭,还是家去才放得下心。”
复又担起扁担,挑着两个装了半满的口袋,摇摇摆晃来往路去了。
别家货栈也还是售卖炸鱼仔,但却没有花娘子炸得香脆。
霉腐乳体例简朴,花相公固然没奉告旁人,但买的人多了,天然便有人有样学样,跟着发酵出不异口味的腐乳来。不过花相公家的花娘子技术精美,是瑶江县出了名的邃密人。他家的油炸鲫鱼仔,专拿小指粗细的小鱼仔,用鸡蛋和麦粉拌匀腌制过后,在滚油里炸至金黄,再捞出来摆盘,作为一道下酒小菜。油炸鲫鱼仔香酥适口,口感鲜美,很受欢迎。
腐乳易做,家家都会,但此时的腐乳并没有青方、红方、白方之分,只要一味传统的红酱豆腐乳。
油纸包里头拢共只装了十二枚鲍螺。
他的糖果匣子里,永久都装着满满铛铛的糖糕点心。
这青方腐乳,也只要花家卖的才是端庄的“闻着臭,吃着香”,别说旁人,就连李绮节这个“徒弟”,也没花娘子做的隧道。
说着举起手上的油纸包,“这是花相公家的滴酥鲍螺,他家娘子亲身拣的,比别处滋味好些,你拿去和大郎一处吃罢。”
宝珠诶了一声,把剥好的莲子收到灶房里放着。又拿了把小剪子,走出来剥菱角米给李绮节和李子恒吃。
李绮节也给宝珠和进宝姐弟俩抓了一把菱角米。
菱角皮脆肉美,滋味清甜。
李绮节见李子恒喜好,只吃了两枚,剩下十枚滴酥鲍螺,都让给她这个浑厚的大哥拿去收着了。
李乙一边吃着饭,一边和兄妹俩说些外边的贩子传闻。
只要李绮节先喝下一小碗羊肉汤,再盛一碗白米饭,夹些菜吃。
堂屋的门扇都大敞着,正对着院中那棵大桂树。中午的日头洒在院子里,映得石缸里一阵旖旎波光。
清炒莲子固然没有去芯,但莲子鲜嫩,吃起来只要清甜,一丝苦味都没有。她一颗接一颗夹到碗里,李子恒看得眼累,直接端起盘子,拿汤勺拨了一小半在她碗里,笑道:“三娘用饭恁的清秀,不晓得跟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