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徐府[第2页/共2页]
翌日一早,慧真就唤了清虚来正堂筹议事情。
门口的婆子笑眯眯的迎过来,“刚还念叨师太行到哪儿了,可巧就来了!”
庵里姑子扒拉来扒拉去,不过就是那几个拿得脱手。她不信慧真还能找出别的合适之人来顶替妙平。
*
一则山高路远,恐累了腿脚,二则富人居多,但都妻妾合座。
“女人是想……”
昨日慧真亲身找出了半夏给的海棠红荷包,她舍了一大笔银子给慧真赔罪也就罢了,如许好的机遇,如何偏就让妙平错过了。
“不错。”宝笙没有否定,淡笑道:“等的就是妙平让的机遇。”
清谦虚里真是叫苦不迭,这事儿早不发晚不发,偏生要去徐家的时候就东窗事发了。
她尽力想了想,摸索道:“但是徒弟,一应姑子的身量都得差不离的。舍了妙平,哪儿另有合适的人?”
宝笙淡道:“敢欺下者,必然敢瞒上。可只要人另有效,不伤底子,那我们便犯不着跟她鸡蛋碰石头。”
“何况……”宝笙莞尔一笑,“你若同时下了庵里两个掌事人的面子,你说庵里为了保持风平浪静,你我还能如何?”
*
宝笙正想着清虚会如何对于她,就听清虚站在她身边冷声道:“本日诵经极需心诚,饭食就免了,晚间再吃!”
青屏山山高谷深,雪压繁枝。夏季凌晨饿着肚子,提着灯笼赶去念佛,倒真有些苦行僧的模样。
半夏也知本身有些过于冲动了,忙解释道:“女人别气。奴婢也是看其他姑子都说这事儿好,才觉着好的。”
只宝笙体弱,咬牙行路,累得香汗淋漓。幸亏徐家不远,世人赶在天大亮前终究到了徐家。
宝笙低头排在最末,缁衣青灰简朴,毗卢冠将三千青丝拢得严严实实,乍一看去,全然是个再浅显不过的小尼姑。
去一趟就是日夜诵经,烟熏火燎。既挣不了多少嫁奁,更相不中合适的相公。一来二去,倒果然不如待在庵里绣帕子合算。
半夏一惊,总不会是?
她红了脸吞吞吐吐道:“至公子眼下房里还没放人。”
天气尚青,清平庵正堂里,小尼姑们都整齐的排好了两列。
只徐家是个例外。半夏想起那些姑子的红脸,也忍不住咋舌道:“传闻徐家至公子丰度好,才学高。本年秋闱才取体味元,丰城人都说这至公子来岁春闱殿试前三甲也定是跑不了的。并且……”
*
谁知慧真张口就道:“我看顾家女人就顶合适。”不等清虚反应过来就定下了,“身量模样都合适,都是俗家弟子,她也不差妙平甚么。”
“你冲出来禀明又能如何?”宝笙不答反问道:“是能让清虚承认做了假账,还是能慧真惩罚清虚和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