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第4页/共35页]
或许梁实秋的上述观点有些片面,但即便明天看来,梁实秋仍不失是一名很有实际素养、富有本性的严厉的文学实际家。他对新文明活动所做的有相称实际自发性的总结和评判,此中又不无深切的深思,如果考虑到他的苛严的攻讦对当代文学主潮的缺失又确有某些规戒感化,那么这在当代攻讦生长的团体格式中又不失为一种有代价的“互补”(《中国文学通史》)。
周一良常听陈寅恪表弟俞纲领(其妹嫁给傅斯年)谈到陈寅恪,夸他学问博而精,于魏晋隋唐史学方面的成就尤深。因而,周一良从燕京未名湖畔,到近在天涯的水木清华去偷听陈寅恪的课。同往的另有在中心研讨院汗青研讨所事情的余逊、劳干。
记得那年春季开学时,中山大学请来了一个肥头胖耳的大块头,他有一头疏松的乱发,一对玳瑁的罗克式的大眼镜,他常常穿戴当时最风行的大反领的ABC白衬衫,没有打领带,内里罩上一套白哔叽西装,那副描述,提及来就是那类不修面貌的典范,但却显出了与众分歧的风采。他仿佛永久是那么满头大汗,跟你说不上三两句话,便要取出一方洁白的手巾揩抹他的汗珠,他老坐在中大出版部附设的风俗学会里,满头伏在室中心的一张风雅桌上写着甚么。
7月,何应钦遵循“何梅和谈”,号令埋没统统抗日记念物,奉迎日本。为在抗日中捐躯的将士所立的“大青猴子墓”墓碑也遭到粉饰。胡适以诗《大青猴子墓碑》讽之,他对中国克服日寇的信心已十清楚朗:
1948年8月,朱自清为《闻一多选集》耗去太多的心血,在出版当月,朱自清胃病发作,不幸去世。8月15日,二十多名留港作家联名致电清华大学,记念朱自清。17日,中国粹术事情者协会总会暨香港分会十九人,致电清华大学朱自清治丧委员会,“遥申记念”。9月11日,中华天下文艺协会也在香港停止朱自清悲悼会。三次悲悼会,郭沫若都插手了。他是代表共产党为朱自清先生停止悲悼活动的,而不是以逝者朋友身份列席的。
就在这一年,钱穆刊印《刘向歆父子年谱》,斥地了一条以史治经的新途径。胡适盛赞道:“钱谱为一大著作,观点与体例都好。”天津《至公报》也称之为“学术界上的大快事”。
1937年6月,为了应对日本法西斯灭亡中国的罪过活动,由百姓党中枢筹划,蒋介石、汪精卫联名拟在庐山召开“庐山说话会”。
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寅恪以谓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常常蕉萃哀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候一地区罢了。盖别有超出时候地区之理性存焉。而此超出时候地区之理性,必非其同时候地区之世人所能共喻。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1928年1月新月书店出版的诗集《死水》,不管在思惟豪情上,还是在诗歌艺术上,都比《红烛》更成熟。不管是作为爱国墨客,还是新格律墨客,闻一多的代表作应是诗集《死水》。《死水》有思惟的光彩,有墨客爱国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