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 第五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

第五章 民国二十四年(1935)[第3页/共3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弱国,比阿比西尼亚还弱的弱国。我们不配喊“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更不配说甚么“扶助天下上之强大民族”,特别不配胡想“天下大国”。我们应当干干脆脆的承认我们现在是一个弱国。弱国就有弱国的筹算。弱国的筹算就是一面设法图强,一面防备亡国,不管甚么设施都应当朝这个方向走。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诗家们在研讨闻一多诗歌创作及其诗论,特别是评价中国当代格律诗的建立上,太高地推许闻一多的进献。殊不知,在倡导“当代格律诗”方面,俞平伯、徐志摩、戴望舒诸人,都做出了进献,非独闻一多。而他们以后,格律诗式微,除因后继者贫乏糊口的内涵,或拙于学养及艺术素养外,“当代格律诗”贫乏实际支撑是不争的究竟。五十多年后,何其芳力求重振“当代格律诗”,见效甚微。何也?所谓“当代格律诗”是个伪命题,因为它违背了诗的艺术生长规律。

诗集《死水》与诗集《红烛》的差别,使诗集合多了深切的社会内容。如《天安门》,写的是三一八惨案;《荒村》写的是军阀统治下农夫的悲苦境遇;《罪恶》写的是凋敝的都会里小商小贩的艰苦日子;《飞毛腿》写骆驼祥子们为保存而苦奔的惨状。诗中底层群众的痛苦糊口,构成一幅控告暗中社会糊口的悲惨画图。而《死水》一诗,既表达了墨客对暗中社会的完整绝望,“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又瞻仰社会产生窜改,“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甚么天下”。

查1915年4月6日鲁迅日记,记曰:

厥后,傅斯年与顾颉刚也反目,那是因为顾喜独立研讨,不肯在中山大学担负行政职务,未经与傅斯年相同即分开中山大学到燕京大学任教。傅对此忘恩负义之举,大为火光,二人大吵一场。

另一名门生温梓川回想:

陈寅恪挽王国维曰:

同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沈从文不与“八仙”为伍。写小说《八骏图》,即以此“八仙”为原型,讽刺世俗情欲之抵触,揭露“八骏”品德观之虚假,具有讽刺意味。闻一多据此与沈从文断交。

陈寅恪与胡适的干系,也可一提。

胡适以为老子早于孔子,钱穆则说老子晚于孔子,为此二人打了很长时候的笔墨官司。钱穆常在讲堂上攻讦胡适之老子早于孔子论,说:“关于这一点,胡先生又考据错了!”并指出错在甚么处所。

闻一多的答复,明显言不由衷。浪漫的故事,闻一多在青岛大学与方令孺也产生过。实际上,闻一多从1928年始,与新月社、徐志摩在精力思惟、艺术旨趣上产生庞大分歧,他不到上海参与《新月》杂志事情,转而到武汉大学,即已表示与新月社、徐志摩分道扬镳。

本书不肯置评鲁迅所谓“因‘亲共’而回避”之论,因为没有任何质料证明,鲁迅在1927年有“亲共”的经历。但他对傅斯年和顾颉刚之怨怼,多是猜忌而至。鲁迅眼中的顾颉刚,不但是“梅毒菌”,还是要毒害他的“清党”人物。而究竟是顾颉刚乃一朴重博学的学者。中华群众共和国建立后,为两届政协委员、两届人大代表。

这类说法有些片面,精确地说,胡适、傅斯年、叶公超等,都是在共同帮手蒋梦麟校长管理、扶植北京大学罢了。蒋梦麟回想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