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 第四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

第四章 民国二十三年(1934)[第2页/共2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独立批评》“不为用饭,不为名誉,只是完整做公家的事”,越办越好,胡适的“敬慎无所苟”的谈吐态度与办刊目标,深受读者爱好。发行量“增加了一万”,这在当时算是极脱销的明礼拜刊了。

当时按住不发的启事,周作人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知堂回想录》中发表:蔡元培“此时已年近古稀,而记叙新年儿戏景象,细加注解,犹有童心;我的年记要差二十岁风景,却还没有记得那样清楚,读之但有怅惘,即在极小的处所,前辈亦自不成及也”。此非由衷之语,他与其阋墙兄长在对待一向扶掖他们长进的蔡元培的负恩、仇恨,何其类似乃尔。实在,周氏兄弟反目,貌似成为仇敌,但因同一骨肉,同一文明品德,他们的骨子里的兄弟情,从未断绝。鲁迅在上海读了周作人的《五十自寿诗》以后,深有感到,在给杨霁云的信中说:“周作人之诗,实在是还藏些对于近况的不平的,但太隐晦,已为普通读者所不憭。”

早在《独立批评》第六期,有胡适与丁文江合写的《所谓剿匪题目》,就表达了他们对百姓党“剿共”政策的态度。文章说:

有“刺从旧诗阵营打出来的所谓新墨客复作也”者,如:

殛毙封不住民意,史量才殉报不到一个月,《北平晨报》《至公报》等二十四家报馆、通信社结合致电百姓党中心,重申开放谈吐要求。

有一段时候,鲁瑞经大夫诊断得了肾炎,大夫叮嘱以西瓜为药。一试,公然见效。但夏秋两季西瓜好买,到了夏季那边去觅?这难坏了鲁瑞和朱安。信子为人聪明,在朱安痛苦没法时,想出了一个别例,即西瓜上市时节,她和朱安大量买入,然后二人将西瓜汁熬成膏,密封于磁罐里,供老太太夏季用。

又两年后,他在北平辅仁大学讲课,后将讲稿加工清算成《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由人文书店出版。书中102页,有如许的话:

上面所提《承平花》者,是当时与《满城风雨》同在报纸上连载的两部长篇小说之一。自九一八事情后,都连续插手抗击日寇的内容。

萧洒的周作人,一样也有堕入俗事的时候,老三周建人早就离京到上海事情,鲁迅又携许广安定居上海,西三条的老母只能依托老二周作人了。

与周作人的闲适与悲观比拟,钱玄同的诗中,有与旧文明搏杀中的欣喜和豪气,战役精力还在。固然他说这诗“是自嘲”,“火气太大,不像诗而像标语,真要叫人齿冷”。真有点“自嘲”的味道,但兵士的灵魂没有蚀尽。

读此信,让人感慨,母亲不读儿子铺天盖地的高文,反而恰好喜好不入儿子法眼的张恨水的作品。鲁迅本身不看别人的作品,却总有对“鸳鸯胡蝶派”的讨伐和讽刺。

新年后代便当家,不让沙弥袈了裟。

一向在胡适家担负《独立批评》编务、发行及校订的章希吕,在1936年3月23日日记中记有一详细基金总表。此中,出资最多的是顾湛然五百二十元,顺次是胡适、任叔永各三百六十元,吴陶民三百四十元,起码的周眉生一百八十元。此中另有张奚若从《尽力》借的五百七十五元,也划入《独立批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