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 第六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

第六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3页/共2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小我的平平无奇的究竟本是传记中的最好质料,但唯一的前提是要大师把他当作“人”去看,不是当作“神”——便是偶像或傀儡,这才有点用处。

此信对百姓党不抵当即将华北拱手让给日本的丑行,表示了讽刺和攻讦。

3月18日,北平《晨报》为抗议北平当局武装领受,刘尊棋等十六名编辑、记者全部辞职,表示消息界对反动压迫的抗争。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消息记者,还在那边诬告;

沈从文出版散文集《湘行散记》和《从文小说习作选》及小说集《新与旧》。萧乾出版短篇集《篱下集》《栗子》,散文集《小树叶》《夕照》。朱自清出版杂文集《你我》。冰心颁发小说《西风》。林徽因颁发诗《深笑》《鹞子》《静院》《胡想·外四章》等,编辑出版《至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

现在是十九日午后一时半,我和两乖姑分开,已是九天了。现在闲坐无事,就来写几句……这几天较有来客,前天霁野、静农、建功来。明天又来,且请我在同和居用饭,兼士亦至,他总算稳定政客,以是也不对劲。明天幼渔邀我吃夜饭,拟三点半去,别的我想不该酬了。周启明颇昏,不知外事,废名是他荐为大学讲师的,以是无怪进犯我,狗能不为其仆人吠乎?刘复之笑话很多,大师都和他不对,因为他端住李石曾以后,早不睬大师了……

1935年6月27日,胡适写长信给交际部部长王世杰,信中说:

1934年,在中国大学任国粹系主任时,吴承仕创办《文史》杂志。多载托尔斯泰和高尔基及茅盾、曹清华等进步作家作品。鲁迅的《儒术》于1934年6月,以唐俟的署名,发在第一卷第二期的《文史》月刊上。那是鲁迅听得“中华民国二十三年蒲月二旬日及次日,上海无线电播音由冯明权先生讲给我们一种奇书《抱经堂勉学家》(据《大美晚报》)”后,所激发的一段关于“儒术”的群情,并弦外有音地群情道:“现在忽由播音,以‘训’听众,莫非选讲者已大有感于方来,遂绸缪于未雨么?”

隐括刘贾许颖,以阐扬十二经,玄素遗文,始议胡董,终驳皮康,自排满反日以还,式昭攘夷大义;

胡适又是非常正视中日两国群众的友情的。

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重视的生长乃是周作人等倡导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作品,用平平的说话,包藏着深切的意味;偶然很像笨拙,实在倒是风趣。这一类作品的胜利,便可完整突破那“美文不能用口语”的科学了。

天下日报载北大将迁汴,闻之欣然。吾侪教书匠亦竟然得列于古物南迁之次而南渡,此非大可丧事乎。不但如此,照此推论下去,大略幽燕沦亡已属定命,而华夷之界则当在河——不,非当也,乃是决定的必在河哉,前人所谓通途但是当指此耳。

更令人惊奇的是,日本败北以后七十年,日本学术界仍对留学日本的周氏兄弟和郭沫若等人的研讨趋之若鹜,而对中国新文学活动奠定人胡适的研讨冷冷僻清,乃至依如第二次天下大战时对胡适充满仇恨。

鲁迅在攻讦林语堂的同时,也把板子打在周作人的屁股上。周作人的肝火,怕由此而来,遂写《白叟的混闹》相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