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 第六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

第六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3页/共2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31年,吴承仕先生聘请太炎生生来讲学,真可谓前呼后拥,老先生端坐讲台,弟子检斋(即吴承仕)、玄同、逖先、幼渔、兼士等垂手分立摆布,太炎先生口操浙语口若悬河报告,玄同先生以国语翻译,检斋先生帮忙板书,一讲数小时,这些常日在我们青年眼中的权威名传授,却始终毕恭毕敬,站着不敢有怠。足见当时师之尊、弟之敬的程度,至今仍传为嘉话。

胡适以为,日本现在欲亡中国,而筹办大肆侵犯,是中日两国千年汗青不幸的一段,但“雾散云开自偶然”,汗青总会有中日两国划一友爱的光亮前程。出于对日本群众险恶前程的担忧与可惜,胡适在《敬告日本百姓》一文中忠告日本“绝壁勒马”,放下屠刀。

当举国唱高调之时,我不怕唱低调;本日举国仿佛要唱低调了,我不敢不唱一点高调。

八道湾在西城,是名副实在的一条曲折的冷巷。进门去,一个冷萧瑟落的院子,多数个院子积存着雨水,我想这就是“苦雨斋”定名的由来了。临街一排屋子算是客堂,地上铺着凉席,陈列粗陋……上房是一明两暗,明间像是书库,横列着一人多高的几只书架,中西册本杂陈,但很整齐。右面一个暗间房门虚掩,不知何为么的。左面一间明显是他的书房,有一块小小的镜框,题着“苦雨斋”三字,是沈尹默先生的手笔,一张庞大的柚木书桌,上面有笔筒砚台之类,清清爽爽,一尘不染,别的便是简简朴单的几把椅子了。按例有一碗清茶献客,茶具是日本式的,带盖的小小茶盅,小小的茶壶有一只藤子编的提梁,小巧而淡雅。永久是清茶,淡淡的青绿色,七分满。屋子是顶浅显的北平式的斗室子,但是四白落地,几净窗明。

1933年4月8日,胡适复书汪精卫,推却汪诚心要求他出任教诲部部长的决定。胡适在信中说:

一二·九遂未产生血案。至今史乘上很少提章太炎在此次爱国活动中的感化。

12月12日,西安事情产生,举国震惊,忧心如焚。一百五十九家报馆结合收回《天下报界对时势宣言》。胡适立即致电张学良:“陕中之变,举国震惊。介公负国度之重,苦遭风险,国度奇迹起码要发展二十年。足下应念国难家仇,绝壁勒马,护送介公出险,束身待罪,或尚可赎于国人。”12月20日,《至公报》颁发胡适的《张学良的叛国》一文,痛斥张“叛变国度”,“粉碎同一”,“破坏国度民族力量”。同时,胡适还进犯共产党,他以为西安事情背后必定有共产党插手,他断言“向来抱着国际主义的共产党是绝对不能一变就成为爱国主义者的”。胡适逐步成为百姓党的“面折廷争的诤友诤臣”(1月致翁文灏等人信)。

1935年1月1日出版的《文学》杂志,颁发了一篇《林语堂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左联的论理家胡风。在文章中,针对周作人关于蔼理斯将叛徒与隐士统于一身的观点,胡风指出:“蔼理斯底期间已经畴昔了。季世的我们已经发明不出来回避了实际主义而又对实际有主动感化的门路。就现在的周作人氏说罢,要叫‘伧父竖子’的我们在他内里找出在实在意义上的‘叛徒’来,就是一个天大的困难。”意义是作为“隐士”的周作人,已落空了他的汗青主动感化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