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 第六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

第六章 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1页/共20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月11日,上海的顾执中、萨空了、包天笑等报界名流七十一名,联名在邹韬奋主理的《大众糊口》颁发《上海消息记者为争夺谈吐自在宣言》,与平津构成掎角之势,向百姓党当局施压。七八月间,沈钧儒、陶行知、章乃器、邹韬奋四人联名,在《糊口日报》等报颁发《连合御侮的几个根基前提与最低要求》公开信,争谈吐、出版自在。

周作人一贯平和淡然,但在此这等刻薄刻薄,定有深层启事。这让人想起鲁迅那篇《趋时和复古》。该文颁发在1934年8月15日的《申报·自在谈》。文章一开首说:

把鲁迅当作“人”,不是当作“神”——周作人在“苦雨斋”

半农先生一归天,也如朱湘庐隐两位作家一样,很使有些刊物热烈了一番……他已经将近被封为复古的先贤,可用他的神主来打“趋时”的人们了。

周作人平生,不竭地送故交拜别。徐志摩济南空难后,周作人写文章记念这位与本身并无厚交,乃至有笔墨比武、相互调侃的过油滑人。他在《看云集·志摩记念》中,为“驯良真率,令人感觉可靠近”的徐志摩表达了敬意。

乖姑:

1933年2月,因一份控告北平军分会监狱酷刑虐待犯人才料的真伪题目,胡适与民权保障联盟总部产生冲突,抵触深化,最后离开联盟。离1月30日民权保障联盟北平分会建立,胡适出任执委会主席,次日与分会会员杨杏佛、成平(成舍我)还一起观光北平三监狱,才没几日。

就在周作人刚从日本返回北平不久,在痛苦悲悼亡友刘半农之时,他仍存眷时势、国事。他曾在写给曹聚仁的信中,大谈日本入侵中国的情势,“榆关事起,平津骚然,按例避祸如仪”,指出“中国大难恐未有已,高低虚矫之气尚甚”。并对国人对待中日交兵充满着“国粹的大言与八股谈吐”表示担忧,“即武备也是大刀队可胜于空军,打拳可敌坦克”,以为这是贫乏理性的伤害态度(《跋知堂两信》)。

因而周作人又作《白叟的混闹》一文,说:

(我的手札)原不是情书,不会有甚么都雅的。

我们再看看鲁迅去世当天,周作人在接管《大晚报》采访时关于鲁迅的说话:

——集状元、共产党员于一身的传授吴承仕

关于欧洲战事起,“妇女参战”的题目,周作人也感兴趣,忍不住撰写《关于孟母》一文,“女甲士与殉难的忠臣一样,我想都是亡国期间的装潢,有如多少花圈”,表达了他的反非公理战役情感。

吴承仕(1884—1939),学者。字检斋,安徽歙县人,清光绪举人。章炳麟弟子。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粹院传授。精研音韵训诂及当代名物轨制。暮年以新观点清算古籍,较有成绩。1933年今后,在北平创办进步的学术刊物,在党的带领下插手了一二·九活动,对于当时抗日民主活动有必然影响。抗战今后,对峙在天津处置地下活动,支撑两个进步刊物,传播民主反动的吼声。著有《经籍旧音辨证》《典范释文序录疏证》《三名礼品》《号衣释例》《释车》《六书条例》《淮南旧注校理》等。

郁达夫1935年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鲁迅和周作人的散文竟占去一半篇幅,郁达夫特别推许周作人的散文,他说,周作人的散文“一变而为枯涩衰老,炉火纯青,归入高古遒劲的一途了”。在郁达夫看来,周作人的散文远在鲁迅之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