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第5页/共17页]
先人书室我移家,蕉萃新来改鬓华。
冒死精力,打油风趣,老朋友当中无人不念半农。
“一条清溪,澄彻到底”——由叛徒到隐士的刘半农
刘半农在他归天之前,又弥补了一则笑话:
1934年3月8日,刘半农在日记中,留下了如许一段足可视之为胡适辩诬的笔墨:
夫人公子等均问好。
钱玄同平生恃才傲物,“走到那里,那里就会响起叫骂声”,但与朋友、教员却相处和谐。他与教员章太炎的深厚友情,在章太炎自1906年至1936年给钱玄同的五十九封通信中,一览无余。从中可知,钱玄同比周氏兄弟等人师从章太炎先生,要早两年。钱玄同是1906年10月初熟谙并师从章太炎的。章太炎在该年10月8日,曾有信致钱玄同,曰“得书知君为好学研精之士”,“期欲握手”。当时,离章太炎因“《苏报》案”获释,旋即逃亡日本,只过了三个月,离钱玄同入早稻田大学不久。
小学本师传,更?绎纽韵源流,黾勉求之,于古音独明其真谛;
《钱玄同文集》曾收录了钱玄同为编辑出版《刘申叔遗书》一书而给该书校订郑裕孚先生写的六十八封信。从中能够窥见钱玄同为编此书的很多汗青细节,包含钱玄同所对峙的学术思惟,以及这本书的指导原则、体例构思,特别是所经历的艰苦。
“两个小人物”发言了,起首表示是来学习的,其次对俞平伯一贯恭敬,文章观点分歧,但没有扣帽的设法。《群众日报》《光亮日报》《文汇报》别离报导了座谈会的环境。
刘半农是位自在主义墨客,但他对待文明及文明遗产的看法,具有马克思主义精力。新文明活动培植了知识分子澎湃的本性精力,使他们的文学创作与期间同时高涨。但跟着汗青的生长、期间的动乱,有人持续高歌大进,有的渐落空“兵士”的锋芒。刘半农厥后下苦工夫研讨说话学,“战役”变成“青灯古卷”。在研讨说话学时,砥砺精力并没有消遁,于孤单中建立起本身的学术体系。这由“叛徒到隐士”的运气,是悲剧还是正道,留给先人评说。
《周作人年谱》(张菊香著)记录了此次宴会:“午往玉华台,赴中国大黉舍长何其巩之招宴,同座有山崎宇佐、罗文仲……钱玄同、沈兼士。”
章太炎突遭一贯敬爱的教员的痛斥,当场反唇相讥,便拂袖而去。顿时写了《谢本师》,向世人公开与俞樾今后断绝师徒干系。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情产生。当时,距俞平伯移家清华园南院七号,自定东屋室名为“秋荔亭”整一年。他于戊辰年(1928)秋,受聘到清华黉舍大学部中国文学系任讲师。翌年,清华黉舍改名清华大学,俞平伯开端讲授《清真词》、戏曲和小说,同时到国立北京大学兼课。再一年,在清华大学同朱自清、杨振声等传授合开“初级作文”课,专授“词”习作课。
刘申叔,即刘师培,江苏仪征人,晚清闻名反动党人。1903年在上海晤交章太炎,同意光复,插手联盟会后一度逃亡日本,其妻以不得志于联盟会,转入清端方幕中,出售反动党人。袁世凯窃国称帝,刘师培又为筹安会上劝进书之六君子之一。后落魄于天津租界,蔡元培主政北大,请他到北大任传授。家传笔墨训古之学,治三传。善于笔墨,善骈体文,所著文学论文,时有独到观点,著作较多。但身后冷落,有力清算出版,钱玄同编入《刘申叔遗书》共七十四卷,乃为国粹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