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 第二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

第二章 民国二十一年(1932)[第3页/共1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俞平伯晓得,那是教员胡适语重心长地警告他这个新诗坛的少年人,要用形象思惟,不能用笼统说理。胡适是正视和信赖少年俞平伯的。辛酉年(1921),俞平伯方才插手文学研讨会,胡适就找到二十二岁的俞平伯,让他删定《尝试集》第四版。

质疑是一种科学态度。《汉书·陈遵传》说:“竦(张竦)居贫,无来宾,时有功德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籍罢了。”现在对钱玄同的质疑,已非“论道经籍”,而是关乎他的晚节,是以须究竟回应。

俞平伯的旧体诗,得其清末探花墨客父亲俞陛云的真传,有着深厚踏实的功底,甚得诗界的推许。叶圣陶夸他“天禀高,实际勤,脚结壮地,步步进步,数十年如一日”,叶恭绰在《古槐书屋词·序》中赞他“于词所造既深,而又能审音度曲”,“功力深至,差异时流”。俞平伯乃兼擅新旧两种诗体的墨客,他创作旧体诗时候如此之久、数量如此之多,诗意如此之丰盈碧绿,境地如此之淡泊清幽,艺术如此之圆润谙练,气势如此之光鲜,诗坛怕再无别人。

《群众日报》颁发揭露俞平伯把持质料一文前,曾打电话向北大图书馆和文学所扣问过是否有把持之事。但在北大图书馆、文学所皆证明底子无此事以后,仍颁发了这篇诬告俞平伯的文章。这毕竟是假造丑闻,以是把持之说,不了了之。

壬申年(1932)除夕,《中门生》月刊第二十一期,在“进献给本日的青年”的总题目下,颁发了五十二位学界名流的短简。此中俞平伯警告青年们,要信赖本身的力量能够救中国,该当救中国,还要主动缔造救国的前提。他向世人宣布:“不存此心,不得名为中国人。”

章太炎厥后到东吴大学任教时,曾去拜见过教员俞樾。时俞樾已八十高龄,甫一见弟子章太炎,一贯驯良可亲、温文尔雅的白叟,竟瞋目而视,痛骂他“背父母陵墓”,远游外洋,是“不孝”;揭穿大清罪过,乃“不忠”。“不忠不孝,非人类也。”他还搬出孔夫子的话,怒斥“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章太炎致钱玄同的信函中,有的还反应当时的政治情势,如辛亥反动后章太炎因反袁世凯称帝,被囚北京。1914年8月19日,写信给钱玄同称:“知弟近甚郁郁,仆亦不甚镇静,何不相过一谈。”抗日战役发作,章太炎以赴京讲学为名,促少帅张学良抗日。讲学时,钱玄划一弟子或为翻译,或代写板书,或递茶送水。章太炎暮年持续讲学,建立出版《制言》杂志,钱玄划一主动参与。最令章太炎欢畅的是,钱玄同、吴承仕为他编印《章氏丛书续编》。章太炎亲身作跋,跋中对钱、吴奖饰有加:“吴兴钱夏,前为余写《小学答问》……忽忽二十余岁,又为余书是《考》。时势迁蜕,今兹学者能识正篆者渐希,因而降从开成石经,去其泰甚,勒成一编,斯亦酌古准今,得此中道者。”章太炎归天,钱玄同为教员作一副长联为挽联,并与同门为恩师在孔德黉舍会堂开悲悼会。

5月13日又写信说:“总之《红楼梦》实事居多,假造为少,殆无可疑。”5月30日,信中说:“从本书看本书作者与宝玉便是一人,实最明白的究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