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白大将军[第2页/共4页]
於菟、虎头、阿虎;王羲之、刘浓、卫玠。
卫夫人挑着青丝绣帘,颀长的眉眼在他俩的身上,来回打转。直至朱焘身影隐没,才放下帘,低声道:“走吧,回府!”
卫夫人站在台阶上,轻喃:“嗯,倒也有几分骨气!虎头,三个虎头。也罢,卫通……”
莫非,他要把这鹅送给我?送给我了,今后兰亭集序如何办!再养一只吗?
牛车复兴,跟着浩大的车队进入了建邺城。各大世家之人,向王导告别以后,便如浪花伏海,纷繁隐入深巷当中。
朱焘道:“还得十几日前去,不过要回家看望父母,明日便会分开建邺。”
当此时,有风徐来,掀起二人的袍角,冽冽。
刘浓抱着白鹅,那鹅乱叫,呱呱的要啄他的鼻子。翻了个白眼,暗道:“你这个白痴,这鹅明显喜好吃荤的,你却恰好说它喜好茹素!”
“贺公,庾亮有一事相烦……”
而这时,卫协才想起来要将画笔偿还郭璞,四下寻遍也没见。世人轰笑,皆言卫氏之子,痴也,绝也。他搁了笔,摸着脑袋,拿眼去瞅卫夫人。见卫夫人缓缓点头,刹时,他脸上神采奕奕,仿似获得了最大的嘉奖。扫眼掠见庾亮,不言不语端立,卫氏自有卫氏的气度。
王羲之有些难堪,摸了摸鼻子,笑道:“白将军,脾气不好……”
王羲之正在向他走来,一身青袍跟着法度,缓缓而展。在他的怀里,抱着一只明白鹅,正在呱呱乱叫。刘浓呆了,刹时巨汗,都说这王羲之从小爱鹅,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反复之时就有分歧,便是出自潭中白鹅凫水时的各种神态。
刘浓微顿,笑了,轻声道:“王小郎君卓尔不凡,养的鹅也非常神情。要不,先送一句话:青衫玉冠附酒抛,白将黑马纵横鹞;幼年未挂封侯印,腰间常悬带血刀!”
王羲之笑道:“等今后有了,你再赠我吧。”
山道狭小,鱼贯而漫的身影,个个袍袖挥得轻巧。此次新亭雅聚,所从之人皆有所得。王导得收心而振气,于今后,他借北地世家之力兴东晋;为终究的“王与马共天下”,打下坚固的根本。北地世家亦得利,贺循身兼谱碟司之职,当场便允了几个北地世家的注籍。王导更是放言将谏言司马睿,从各大世家青俊中,僻佳才入橼。
郭璞眼底急缩,统统的光芒都敛了,聚在眼底晃若一针,只余一点。刘浓被这针刺得生疼,借着车壁直着身子,微微前倾,有着模糊的惊和莫名的镇静。
稍后,贺循与子侄拜别,庾亮单独一人站在树下,眼神阴狠,低声骂道:“华亭,那边除了几只杂毛鹤,有甚么好的。这小子,怎会挑选在那边注籍,倒有些鞭长莫及啊……”
“哦!”
君不闻,醉时作浓欲成诗,醒时拔剑气苍茫乎!
庾亮更羞!
不成闪,不成躲。两目直视,有锋相缠。刘浓心跳如鼓擂,暗道:不成能,都是胡言乱语,这不过是所谓的江湖术,以惊门震坤,不成信赖。
“哦!”
不成过急,亦不成忘,居安而思危。
林间曲折的巷子上,有人素袍而高冠,袍角随风横摆,斜倚翠林,背含夕照。这个三十有许的素袍人,将麈微打,竟拱手道:“郭景纯,在此,等待小郎君,已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