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白大将军[第1页/共4页]
朱焘在城门口等他,把他一阵细看,牵手笑道:“虎头,我将谋职西去,纵此身于戈马。事危且阻,然我心志决不动改。嗯,你的志向高远过我,更要行动谨慎,不然怎生封侯带刀。但愿,有朝一日,北地王室得复,你我能再饮山间。”
刘浓回过神,将香囊揣入怀中,下了牛车。远远的瞥见,火线停着一溜窜的牛车,有卫氏的、有王氏的、有郗鉴的……
郭璞微起的身子放软,复再跪坐,迎着他的目光,说道:“白鱼为龙,搅水而出,一遇风起……”
郭璞指尖轻扣了一下麈,笑道:“是是皆非,不听亦在。若能避之,便不为谋也。小郎君如果执意如此,郭景纯,这便去矣!”
牛车辕上,来福正在嘟嚷,刘訚则在低声描述着雅集之事,说得极是风趣,一会惊,一会急。惹得来福跟着惊、跟焦急,大是不满,说下回必然要轮到他和小郎君一起,让刘訚看管牛车,再由他来讲故事。
一炷香后,郭璞下了车,挥着宽袍大袖,踏着林间巷子,隐入雾色茫茫。刘訚和来福一人提着几条鱼,从溪中钻出来。
刘浓先猜了猜,随后摇了点头,荒诞,挑边帘一看,愣了。荒非荒也,谬未谬矣,来人恰是贰心中所猜之人,郭璞,郭景纯!
王羲之笑道:“等今后有了,你再赠我吧。”
来福提着一条尺长的大鱼,大声笑道:“小郎君,早晨,我们让余婶熬汤!”
莫非,他要把这鹅送给我?送给我了,今后兰亭集序如何办!再养一只吗?
“贺公,庾亮有一事相烦……”
正在跟着牛车慢摇之际,车身俄然一顿。
而这时,卫协才想起来要将画笔偿还郭璞,四下寻遍也没见。世人轰笑,皆言卫氏之子,痴也,绝也。他搁了笔,摸着脑袋,拿眼去瞅卫夫人。见卫夫人缓缓点头,刹时,他脸上神采奕奕,仿似获得了最大的嘉奖。扫眼掠见庾亮,不言不语端立,卫氏自有卫氏的气度。
……
闻得此句,王羲之眼目一亮,随其而喃:“幼年未挂封侯印,腰间常悬带血刀!看来,你发愤在此咯。就此别过,以待他日再逢。”
刘浓眯着眼,说道:“今晚不吃鱼!”
闭帘,倚壁,揉了揉眉,漫心而远,将狼籍的思路一一而理。远焉,非远矣,需得纳步为城!
贺循顺了几口气,见是建威将军庾琛之子。过江的建威将军只是个空头番号,作不得真,可亦不好过分怠慢,笑道:“元规,真俊美也,有何事唤住老朽。”
刘浓忍住了眨眉之意,由刘訚相扶,踏着小木凳下了牛车,正了正衣冠,端端方正的一个长揖,道:“怎敢当郭参军相候,岂不愧煞小子也!”
刘浓暗沉一口气,长揖道:“府君,几时走?”
又会是谁呢?
稍后,贺循与子侄拜别,庾亮单独一人站在树下,眼神阴狠,低声骂道:“华亭,那边除了几只杂毛鹤,有甚么好的。这小子,怎会挑选在那边注籍,倒有些鞭长莫及啊……”
刘浓看着面红如染晕的王羲之,抖了抖身上被鹅弄皱的袍衫,指着那鹅,笑道:“你有物赠我,我却无物回赠……”
朱焘见他皱眉不言,唤道:“虎头……”
挑帘而观,一群小娃儿,正在田边玩着斗草戏,一边玩一边唱:“覆我舟兮,彼丧;夺我粟兮,怀梁;洛水清兮,染裳;血漫露兮,魂殇;一马来兮,渡江;化为龙兮,复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