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灵山 > 353回、舍利子即非枯骨,省身心是名灵山

353回、舍利子即非枯骨,省身心是名灵山[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知焰:“这些日子你一向如有所思,在芜州一带游少年时故迹,本日回山面带浅笑如有所得,我怎会看不出来?你究竟证悟了甚么?”

所谓“省身心六合调摄”,就是梅振衣所创“三十六洞天”丹道的前六层洞天显学,厥后梅应行连络祖师爷孙思邈所传的“省身之术”加以改进,更合适未入修行门径的浅显人习练,作为一种常日调摄身心的摄生之法。如果资质、悟性上乘,今后道可窥入修行门径,到当时就需求上师指导了。

353回、舍利子即非枯骨,省身心是名灵山

梅氏家塾所教不但仅是文章经卷,另有当时各种经济、律法、数术之学,请了很多位专门的塾师。以当时的前提,就算是家道不错的人家,本身也很难请来这么多教员,韩湘非梅氏族人虽能入梅氏家塾,天然是沾荫。

韩愈赶紧摆手道:“韩某一介墨客,道长切莫以先生称之。……会三教之学,为古人所用,择其可师之处阐微,为先人所鉴。……但先人不因赞道而升仙、供佛而成佛、捧儒而通圣,反之亦然。若执此,莫说会三教之论,哪怕会百教之论,亦无所得。”

韩愈淡然道:“佛如有灵,能做祸祟,凡有殃咎,固然加于我身,上天可鉴,我无惧无怨。”

韩愈点头道:“非我欲呵叱,而是他们自寻。那些乡民礼佛虔诚,争相解囊供奉,如此也就罢了。更有甚者父母老婆居寒庐,却散财物于佛门,另有人伤身扶养,殊为不仁不孝。……那几位肥僧到我面前,见我未虔诚躬身,竟斥我不敬佛事,我非向佛之人,这不是找骂吗?此等人不斥,天下何人可斥?”

韩湘也沉吟道:“浑成之道先于六合恒存,而物用格致后六合而知,待人之学、待人之究、待人之取、待人之用。”

韩愈很年青也没有显赫的申明背景,此时未中进士也很普通,但三试未中回籍表情自不会太好,侄儿就陪着他四周散散心,这一天刚从文昌乡庙会看热烈返来,叔侄两人一起走一起闲谈。

应愿问道:“师父收了这间茶肆,我们还要去赶集吗?”

“叨教主家,这茶肆何时开张,我之前程经怎没有印象?”趁应愿上茶的机遇,韩湘问道。

……

梅振衣赶快行礼:“先生所言甚是,有何失敬之处?……不瞒二位,贫道就出自芜州梅氏,这一卷《省身心六合调摄》是传世显学,即有缘就赠与韩湘,不然我有违先师教诲。”

韩愈:“患在‘好为’,非在‘人师’,人之过在耻于师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此为此为君子之行,前人留荫于后代,而厥后者得意之省于身心。不学之、思之、修之,行之,进之、益之,则事无所成。”

韩湘又点头道:“舍利佛指就是舍利佛指,而世人灵台所见若为冢中枯骨,那么坛上所供也无异冢中枯骨了。……叔父谈现在佛事,以冢中枯骨言之,但昨日教我做文章,为何又言复古?”

“这少年根器与悟性极佳,正合修习你所传丹道,没想到啊梅真人此番下界,还能再结传法之缘,他如果个小妖怪,我就要和你抢门徒了。”另一张桌子上喝茶的徐妖王以神念暗道。

韩愈沉吟道:“今确有不如古之处,但不能言今不如古,应究思学之风,贤人无常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世事日新,世学亦日新,有万年之师道,却无万年之师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