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揭竿而起(十八)[第3页/共3页]
暗沉暮色中,一条人影已在高君雅府宅背面的角门外守了一整日,匿形于墙角的阴暗处。王威走后未几时,角门悄悄地被翻开,从内里扔出一团纸来,人影闪过,掠起地下的纸团,借着月光展开一览,只写着“后日晋祠”四字。
时至六月末,太原郡十五县久旱不雨,田中青苗目睹着要焦枯旱死,太原留守唐国公率众官书记郡民,将行祈雨之礼。
“快些啊,踌躇甚么。还是我去找个医士来看过?”阿柳又催促了一遍。
“贺遂兆返来了。”她扭身返回正屋内,向一样面色沉肃的杜如晦低声道。
穆清瞧了瞧碗中飘浮的细汤饼,执起筷箸,唉声感喟地盘弄了几下,实是无甚胃口,便拨了一半入他碗中,自小口小口地慢咽着碗中剩下的那些。
“阿柳。”穆清俄然伸手拉住她,又向炉灶边笑眯眯的厨娘投去一眼,“谁也不能说开去,免教他分了心。待本日之事大定,我自会同他说。”
“乏了便早些去睡。”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饱满的额头。
杜如晦安静地接着道:“阿月不负众望,使得李公丢不开手,原想擅自昧下,若非成心四周放言,又有谁会在乎一座久不接驾的行宫中,多了或少了个把宫人,王、高二人更不会晓得。这二人既晓得了,自是要加料往上禀报了好邀功。特别是那王威,常日就有取李公而代之的妄念,一传闻李公将痛下杀手,心内更是虚慌,先动手为强的主张恐怕便出自他口。拼上一拼,过后向江都禀报过以后,主上多疑,擅自诛杀欺君之人,不但无错,更是奇功一桩,晋阳太守之衔十有八九便要落在他头上。”
杜如晦已然换过了神采,冷冽沉峻皆已不在脸上,又是一副温战役平的笑意,谢着接过阿柳手中的碗,又替穆清接过她那一碗。
杜如晦坐回桌案边,拈起那张皱巴巴的纸,凝睇着上头“后日晋祠”的字样入迷,也不催促贺遂兆细讲,只静待他饮过茶,重新理顺了思路。
她俄然无端地忆起儿时的一幕,炎炎夏季,阿爹与老友虞父执在书房内密谈,虞父执曾拜托阿爹今后如遇杜如晦前来投奔,务需求传授于他,如此杀伐定夺之人,莫教他走了岔路。
倘使他故意自去横夺这天下,而非帮手别人,也一定不能成事。 穆清突然被本身这个动机唬得心头一冷,忙拂去邪念不敢再胡思乱想。抬眸望了望面前这个一贯温润温暖,现在却沉峻得如同一块铁石普通的男人,熟谙到入骨入髓,又陌生到千里以外。
长达七载的策划摆设,成败皆在后日这一击,实是令他难以入眠。屋外无风,月色甚好,他负手踱步至屋外,独坐于院中的石凳上,怔怔地坐了半晌,只对月入迷。
穆清低头踌躇不定,语无伦次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于虎贲、虎牙两位郎将,及杜如晦等人来讲,倒是个候等多时,惊心动魄的日子。
“你还不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