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揭竿而起(十八)[第2页/共3页]
这一日于围观祈雨的公众来讲,仅是个有热烈可看的日子,或还带着多少希冀,盼望着老天真能为官家祭奠打动,当真落下雨来,只是这念想却远远地排在凑热烈的热忱背面。
他运营的这些,是受教于阿爹的么?是又似不是,她日日与他同堂,阿爹讲课虽不能非常明白,却也知阿爹从未教过这般凌厉的狠招。
于虎贲、虎牙两位郎将,及杜如晦等人来讲,倒是个候等多时,惊心动魄的日子。
时至六月末,太原郡十五县久旱不雨,田中青苗目睹着要焦枯旱死,太原留守唐国公率众官书记郡民,将行祈雨之礼。
他垂下视线顿了一息,又抬起笑着的眼,“我陪你。”说着他扬声唤人来清算了碗筷食盒。
长达七载的策划摆设,成败皆在后日这一击,实是令他难以入眠。屋外无风,月色甚好,他负手踱步至屋外,独坐于院中的石凳上,怔怔地坐了半晌,只对月入迷。
……
“怎会,早就惯了。”她打起笑容,作了个勉强算得是挪揄的神采,点头道:“乏了,跟着你的心境转了一整日,过分耗费心智。”
穆清低头踌躇不定,语无伦次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她谨慎翼翼地摸索着翻开屋门,今后院去替他筹办早膳。因隔夜已叮咛下厨娘,谨慎照看炉火,故此时后厨中已有火光跃动。
阿柳见她出去,忙问,“面团已醒发过,可要亲手制汤饼?”
这感受似曾了解,穆清心下掠过一阵思疑,前几日的景象一一从脑中快速走过,愈想愈疑,却不敢确认,只怕突如其来的欢乐刹时成空。
穆盘点点头,往手肘上撸撩起袖管,走向方桌。方桌背面的炉灶上不知炖煮着甚么汤头,肉腥气浓厚。她指着那口锅釜问厨娘,“里头炖的是甚么?一股子膻腥味。”
“杨广虽授予李公重权,但如此多疑之人怎会尽信于他?王、高二人名为虎贲郎将及虎牙郎将,显见是杨广安插在李公身畔的耳目。二报酬邀功请赏,定是经常详确及时地禀告,少不得从中添油加醋。杨广既能埋设耳目在晋阳,我们如何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安设一名耳目在耳目身边,且非论有无用处,总不会错的。”
“你还不睡么?”
天尚未透亮,穆清便再不能睡,轻手重脚地下了床榻,端了暗淡的夜灯,照着凝睇了一会儿他的睡容,忍不住想伸手去触摸他睡梦中微微拧着的眉头,手已抬起,却怕惊醒了他,终又放下。
隋大业十三年,丁丑年。
“贺遂兆返来了。”她扭身返回正屋内,向一样面色沉肃的杜如晦低声道。
“乏了便早些去睡。”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饱满的额头。
那人影将纸团揣入怀中,疾步分开,路过虚掩的角门时,低声短促道:“明日自寻个机会离府,躲远些,谨慎莫教人起疑。”
阿柳冲动得原地碎步小跑了几步,“快去说予阿郎晓得,不定要喜成甚么样呢。”
阿柳提着一只大食盒进到正屋,将食盒的盖子翻开,渐渐从里边捧出两碗细汤饼来。“这一整日几近未尽食,既是有大事在前头,好歹该吃些,攒存了力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