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 第6章 汉景帝刘启

第6章 汉景帝刘启[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平叛后清算残局才叫熬人。那几年我常梦见晁错穿戴血衣在宣室殿走来走去,竹简在他手里哗哗作响。有天深夜惊醒,发明王皇后攥着我的手在哭。她总说我这天子当得憋屈,既要防着宗亲又要哄着老臣。这话倒是不假,客岁沉痾时梁王从封地星夜入京,马车在直城门差点撞翻运粮的牛车。我靠在榻上听他哭诉"愿为陛下尝药",内心明镜似的——他腰间那块蟠龙玉璧,尺寸可比我的玺绶还大上半圈。

元狩三年那道削藩令颁下去时,我躲在宣室殿后阁喝了整壶酒。酒是楚王客岁进贡的兰生酒,喝着像吞刀子。外头传来中常寺报时的钟声,铛铛响了七下,暮色里俄然传来短促的脚步声。周亚夫铠甲都没卸就闯出去,头盔下还冒着热气:"吴楚七国反了!檄文说要清君侧..."他瞥了眼我案头晁错刚呈的《削藩策》,硬生生把后半句咽了归去。

说到家事更糟心。刘荣那孩子天生不是当太子的料,上个月春猎竟然被野兔惊了马。倒是刘彻这小子机警,六岁就能背《过秦论》,可馆陶公主每天往宫里跑,明里暗里要给她女儿阿娇说亲。那天在猗兰殿撞见俩孩子玩"金屋藏娇"的把戏,我笑得差点呛了茶,转头却瞥见王皇后盯着池子里的锦鲤发楞。她鬓角甚么时候白的?我竟记不清了。

"你当朕不想?"我把玉镇纸重重拍在案上,"前日胶西王送来五十车海产,昨日楚王献了三百匹蜀锦,本日早朝赵王还在哭穷要减赋!"话没说完本身先笑了,笑着笑着喉咙发苦。这些叔伯哪个不是看着我长大的?小时候去吴国避暑,刘濞还亲身给我逮过知了。

"陛下,该削藩了。"晁错那日跪在宣室殿冰冷的青砖上,额头抵着砖缝。我盯着他后脑勺翘起的两根白发,手里攥着梁王刘武新贡的玉镇纸。这个门生期间就跟着我的太子家令,说话永久像竹简倒豆子,"吴王诈病不朝二十载,私开宝穴煮海为盐,再不脱手..."

晁错俄然直起家子,眼睛亮得吓人:"当年先帝要削淮南王,不也..."话到半截又咽归去。我晓得他没说出口的后半句——我祖父孝文帝要削淮南厉王刘长,成果把人活活饿死在囚车里。这事像根刺扎在刘家宗亲心头,每逢年节祭奠,我都能在太庙列祖列宗牌位前闻到血腥味。

更漏声催得急,雪粒子打在窗棂上沙沙响。中常侍又来添灯油,见我盯着先帝遗诏入迷,悄没声退下了。圣旨帛布已经泛黄,父亲的笔迹却还清楚:"万物之萌发,靡不有死。死者六合之理..."这话他临终前几次念叨,我当时跪在榻前只顾着哭,现在才咂摸出滋味。

喜好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乘樊篱的吐槽请大师保藏: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乘樊篱的吐槽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烛花爆了个响,惊得我手一抖,朱砂在奏章上洇开血似的红。外头模糊传来宫人扫雪的簌簌声,这深宫寒冬,毕竟是要畴昔了。

案头还堆着秋决的奏报,胶东王又要求减免赋税。朱笔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去,俄然想起元狩五年巡幸细柳营,瞥见老兵在教新兵磨戟。铁器相蹭的火星子溅在枯草上,转眼就被北风吹灭了。周亚夫客岁冬月死在诏狱,传闻绝食前把铠甲擦得锃亮。他儿子前日递了伸谢恩折子,字写得歪歪扭扭,倒是印鉴盖得端方——还是当年我赐的将军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