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沟·寨上·坪上村[第3页/共7页]
屋子里很和缓,觉得生有煤火,走近火炉边一看,炉中确切有火,却不是煤火,而是煤层气火。炉子里冒着蓝色火焰,炉腔里安排的却不是煤炭,而是是钢球。火焰从钢球中升起,看上去和煤火并无二致。老妇人给我揭示了一下,说:“上面有开关,火大小能调度,好用。我们这里家家都安装了暖气,我嫌费事,没有装。”煤层气利用便利,且洁净、随便。这是城里人都享用不到的福利。沁水不但地上风景娟秀,地下煤炭资本也非常丰富,坪上村四周有一座“坪上煤矿”,应当是本村农夫的福祉。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贽受丁忧在家的吏部右侍郎刘东星的聘请,来到坪上做客,在这里完成了《明灯道古录》。
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抬眼望去,劈面的山峦起伏,满坡的松柏树在夏季里郁郁葱葱。老乡奉告我:“那山叫榼山,山上本来有一座寺院,另有百姓党办的一座军校,厥后都拆了,现在只剩下了房根。这座黉舍最年青的门生现在有九十多岁了。”问到刘东星的墓,答复说:“那里另有甚么墓,早就平了,墓也不晓得甚会儿被盗过了。刘东星本来的墓,两排石人石马,拱门牌坊,石雕木雕砖雕,气度大了,厥后都毁了。还剩的几个石人石马前几年也被偷了。现在就一块新立的石碑,甚也没有了。”
老妇人笑着说:“之前是有钱人住的,现在贫民才住这烂屋子呢。”
其三
沁水、阳城一带在明清时名臣能相迭出,曾是风骚含蓄的文绣膏粱之地。间隔坪上村三十里外有明朝吏部尚书王国光故居上庄。紧挨上庄的砥洎城,是清朝闻名数学家张敦仁的故居。不出二三里,是明朝万积年间兵部尚书张五典的故里窦庄。距此不远的阳城县屯城村,是南明礼部尚书、大墨客、思惟家张慎言的故里。阳城下黄村是明万积年间工部尚书白所知的故里……山野乡居,虽不敢称烟柳繁华地,却也当得起钟鸣鼎食家、和顺繁华乡。几百年前的坪上村,曾经椿荣楦茂、芝秀兰芳,曾经雕梁画栋、户盈绮罗……当年的刘氏家属,想来其繁华繁华应当比得上曹雪芹祖上的江宁织造。
刘东星归天后的第二年,于万历三十年(1602),李贽因“离经叛道”不为当局所容,被捕入狱,不久于狱中他杀,享年七十六岁。
箭楼斜对过是刘家的祠堂,祠堂斜对过有一座新建的戏台。祠堂是本来的旧修建,却被涂上了花里胡哨的新色彩。传闻有刘氏先人中一名退休教员清算了族谱,在祠堂里重新安设了历代宗亲的牌位。
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
烧灯赤炭红如日,旅夕何愁不易过。
若言不识酒中趣,可试登高一问天!
太行恰是登高处,无菊也应有酒携。
又载:“宣统元年(1909),任黑龙江巡抚署民政吏治幕僚长,究览东北情势。入民国後,历任山西雁门道尹、都督府秘书监政务厅长、警务处长、同蒲铁路修建批示部襄办。三十年中,除官山东之一短期外,以在山西军署任秘书长为最久,誉满三晋。抗战军兴,帮手阎锡山,於忻口临汾诸战役,动员公众,策反肃奸,以及经济作战,莫不谋虑精密,使敌进无所掠,退无所据,进献特多也。民国三十年,任铨叙部长、测验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创个人办公与简化公文,效果大著。三十八年,任行政院秘书长,力任艰危,备极辛苦。三十九年,任天下公事员高档测验典试委员长,为国抡才。同年,任测验院院长,创职位分类、严人事办理。四十四年,转任总统府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