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浮生・宣华录 > 第四章

第四章[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阿大答曰:“《德经》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小五答曰:“《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自先唐为贼人篡灭后,中原之土凡是“李”姓称王者,好用“唐”之名贯之,以显其正宗。北有号“唐”者,因雄踞中原要地,史称“后唐”;南有号“唐”者,则称之为“南唐”。

九儿亦按捺不住心头之喜,想到前有“三年之约”,后又逢着仙姑昭告下山之期,乃知涉世机会已至。而仙姑向来垂彼苍意善听民意,遂煽动阿大阿2、小五小八等人一同前去长生殿向仙姑要求。仙姑见状,便知是九儿之意,本偶然过早带其下山,但仍命司礼贤女制题遴选之。

仙姑令九儿驻守此林等候白狼来投,且用“诛仙罗盘仪”在一开阔地卜算经纬,得寻一坑,复又以蕉叶盖之,意在以此为圈套,势必将白狼活捉之。

阿二答曰:“《道经》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

白狼夜奔灵光现仙女下凡世事情

石敬瑭“趋利避害”的行动虽为后代所诟病,但暮年交战时还是个铁骨铮铮的男人,在镇州战役中,与刘知远、郭威二人结义,浴血奋战,踏尸前行,成为守军中的俊彦,其光辉战绩也奠定了三人成绩霸业之基。

克日,仙姑夜观天象,发明天狼星北奔而渐隐,南极星忽明而乍现,更喜的是银河之上或有两道灵光,卜算乃知此天光将于七月初七来临人间。仙姑当即明示族人,择日下山。族人敏捷将此美讯传遍全部黛眉神山,轻风吹过处皆能听闻笑声。

贤女言:“蒙学已授三载,本应各方汇题以考之,今时况告急,只一题教尔即是答。曰:何谓德?何谓道?何谓乾?何谓坤?何谓事?何谓神?”

乱世随风过,乱世高山起。彼世虽称王,三世而后仁。

贤女赞曰:“此言甚好,待请神女裁夺之。”乌梅仙姑见司礼贤女如此保举,遂言可行,愿将九儿考虑之。

“后唐”旧事亦如柴荣投奔之路暂歇,续说山下之“神”事。

木鱼子曰:

贤女评曰:“阿大只言德,阿二是言道,小五德道皆有言,小八乾坤系德道,唯有小九诸神之事尽言之也。”评毕,遂点头表示九儿。

得闻白狼逃蹿、仙姑震惊,九儿本觉得跟从其下山之事打了水漂,失魂落魄之际,却不想仙姑亲身于白头峰,奉告九儿本日稍息,明日便一同下山。九儿仓猝地将绣金铃等三件宝贝备齐,又带了些祝词斋女筹办的干粮金饰,伴同乌梅仙姑天不亮就下了仙山。

是年,荣哥儿十七,身高七尺不足,骨骼清奇,俊朗秀逸,自故乡邢州解缆,单身一人经泽州展转至洛阳。目睹着洛阳城已近,无法天将尽黑,只幸亏树林里寻一开阔地随便睡去。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被派往魏州弹压兵变,却不想自家军队带到魏州亦产生兵变。李嗣源为表忠心,决定单身回朝请罪。当是时,帐下之婿石敬瑭尽力劝止,极言反对,阐发情势,晓以短长,劝其操纵叛变之霸术取自主,李嗣源迫于无法,依石敬瑭之计,以平乱为由,招得叛变之军折返,入主洛阳。

石敬瑭乃策画之人,精于军事,勤于政务,一度为当世之人敬佩。然其策画不足,为达目标常不择手腕,为谋自保而不顾结果。李嗣源身后,其子李从珂继位,因惊骇石敬瑭拥兵自重,经常无端驳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