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浮生・宣华录 > 第四章

第四章[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唐”旧事亦如柴荣投奔之路暂歇,续说山下之“神”事。

话说欲投奔姑母的柴荣行至洛阳城郊,在树林子里睡了一宿,第二日醒来,已是日上三竿。下认识理了理承担,发明为数未几的随身之物倒也齐备,想起前日探听之近道,便穿太小叶林径直往蕉林走来。不想行走至蕉林深处,忽而一脚踩空,仰身翻跌进一个大坑里。

时价后唐亡国、后晋建国之际,郭威还是闭口莫言,入编于刘知远麾下,远观着石、刘二人相争。

小八答曰:“《象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阵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潜龙勿用,阳鄙人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整天乾乾,几次道也。”

白狼夜奔灵光现仙女下凡世事情

贤女言:“蒙学已授三载,本应各方汇题以考之,今时况告急,只一题教尔即是答。曰:何谓德?何谓道?何谓乾?何谓坤?何谓事?何谓神?”

山上说“神”事,山下说“唐”事。正值仙姑下山之际,俗人间还是多番战乱。

九儿言:“下山涉世,乃巫女任务也。此番若行,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

柴夫人有一内侄,名唤柴荣,其祖父柴翁、父柴守礼皆为乡里富豪,后因家道中落,得闻姑母嫁给了军中大将,遂欲前去洛阳投奔。

自先唐为贼人篡灭后,中原之土凡是“李”姓称王者,好用“唐”之名贯之,以显其正宗。北有号“唐”者,因雄踞中原要地,史称“后唐”;南有号“唐”者,则称之为“南唐”。

木鱼子曰:

是年,荣哥儿十七,身高七尺不足,骨骼清奇,俊朗秀逸,自故乡邢州解缆,单身一人经泽州展转至洛阳。目睹着洛阳城已近,无法天将尽黑,只幸亏树林里寻一开阔地随便睡去。

贤女评曰:“阿大只言德,阿二是言道,小五德道皆有言,小八乾坤系德道,唯有小九诸神之事尽言之也。”评毕,遂点头表示九儿。

提及这柴夫人,恰是当年石敬瑭谏言开释出宫的前朝妃嫔,于遣送归家途中因连缀秋雨羁留旅店,却在此与一同避雨的郭雀儿相遇相知,携着从宫中带回之金银珠宝下嫁与行伍出世且功名未就的郭威。

得闻白狼逃蹿、仙姑震惊,九儿本觉得跟从其下山之事打了水漂,失魂落魄之际,却不想仙姑亲身于白头峰,奉告九儿本日稍息,明日便一同下山。九儿仓猝地将绣金铃等三件宝贝备齐,又带了些祝词斋女筹办的干粮金饰,伴同乌梅仙姑天不亮就下了仙山。

交代安妥后,仙姑便欲往东南边向去。临行前再次叮嘱九儿道:“若遇生人,万不成言及神山之事。”九儿点头领命,言将以符儿自称。

恐因族人上高低下皆闻仙姑欲带九儿下山寻婴大喜之讯,值守松弛,困于长生后殿之白狼忽而不得为见。乌梅仙姑大怒,遂将下山之期提早,必将活捉白狼归山。

在蕉林驻守数日,符儿已摸索出一套圈套见效之法:一则阱口要平。符儿抽出尚木枝,先将其搭在圈套上,再覆之以蕉叶,使其不至于凸起。二则不着陈迹。在圈套四周要横放更多的蕉叶,与圈套处融为一体。三则声东击西。在离圈套不远措置几处波折,使猎物遵循预定之线路准准地朝着圈套靠近。四则隐身阔别。符儿将绣金铃与影幻纱制成彩铃发带,操纵影幻纱自在伸缩变幻之特性,一头系于尚木枝,另一头延长至一里开外符儿藏身之地。如此,铃铛一响,自有猎物奉上门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