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2页/共4页]
待毋昭裔告禀方休,孟昶浓眉微皱,见鹿太保握拳难抑,似有言语之欲,便开口问道:“鹿太保有何要事?”鹿虔扆顿时精力百倍,朝气勃发,比如头上蹭亮透白之银发:“圣上容禀,依老臣之见可于《温韦双秀图》旁辟一小块空壁,引《花间》曲家辞之一二摹刻墙上,以供来者瞻观。”一旁之薛澄州当即作出一副不屑模样。孟昶探听:“薛侍郎则觉得如何?”薛澄州抱拳道:“微臣才薄,蒙圣上看重,又得赵大人汲引,临时得选十余首小辞录之当朝文集,自知远不能与扬马李杜比肩,甚或较之温韦亦不成同日而语,有何颜面与贤人同台展演,乃至入文史典范,荒诞至极矣!”
李国史附议:“当朝之精英,不管官职大小,只重文史功高。”
为人自守,且善长笛,称得上西蜀文士之俊彦,竟然在李国史跟前失了颜面,不由要问这李国史何许人也?
踮脚上跳,帮着太保掠取冠帽者,乃太保门客阎选。八首小词支出《花间》,也算一时贵显,却死守不仕,以狷介自许,号之“阎处士”。或受太保家风熏冶,此次入朝除青衣玄袍外还特地选制了一顶三尺高帽。因头小而帽宽,且双脚腾跃,固虽手扶却仍旧跌落半空。
木鱼子曰:
又如稍近之《李杜双美图》,一仙一圣,一道一禅,圣近于地,仙近于天。多少奇情,多少怨感,都在一幅幅强大娟秀的周游图景中荡漾回旋。更可贵太白出青莲,子美浣花草堂边,感化蜀地风土,饱经蜀地冷暖,可谓唐蜀双曜,诗古双美。
李国史姓李名昊,字穹佐,高祖朝已为掌书记,凡是表奏书檄皆出于昊手。孟昶即位,看重文史功事。昊因精工雅韵,又嗜藏文籍,得命监修国史,为当朝文臣所顾忌。现在碰了这刻石留名,走顿时墙之事,除毋相外,把稳得奉养好国史大人。而现在,欧阳长笛并不为本身所求,乃举荐自家外甥韩琮。
“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孟昶背回身,享用着熟谙动听的呼喊之声,想着能在文史域尚能找回“圣主”之感,也算有一丝安慰,此前忿忿不平之气突然消逝,固随便拾起一卷《花间》书柬,赞不断口。
劝说一旁主持公道者为毋昭裔,广政三年(940年)受命分判盐铁,次进左仆射,位兼宰相,人称“毋相”。毋相博学有才名,精经术,喜诗书,“堆秀”一议便是由其主导,本意借“花朝”之期,以《花间》为序,邀蜀中文士会聚痛饮,成绩一段嘉话。谁料饮宴未开,便入了这“文人相轻”的怪圈,实乃始料未及。
画面居中当是四人周旋于一顶冠帽。夺帽者,薛澄州“薛侍郎”是也,因唱《浣溪沙》词立名天下。本为河中人,幼年进士入蜀,才调出众,任职侍郎。却因恃才傲物,贱鄙别人,止步侍郎之职。适逢花朝佳节,携十九首当选《花间》小词弄笏入朝。而当“对劲洋洋”赶上“趾高气昂”,自是不入法眼,言语间不觉上了手,一把夺了鹿太保的冠帽,这便为《西蜀文臣夺帽图》开了卷,掠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