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方剂杂论 > 第50章 白头翁汤

第50章 白头翁汤[第3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暮色中墨客回到医馆,见王守仁正在炮制新的君臣佐使。老医师将门徒采回的白头翁投入药碾,碾槽里银光流转如银河:"本日始知,四气五味便是六合人伦。"

"该我了!"湘莲子从篮中跳出,落地变成红衣少女,腕间红绳系着去芯银针。她旋身跃入陶瓮,瓮中净水顿时漫出莲香。白术往灶膛添了把陈艾,火苗里忽现八卦图形:"武火煮沸文火熬,要合离卦转坤卦。"

是夜医馆停止"脏腑灯会"。黄连黄柏化作青铜灯树,十二经脉以萤火标记;茯苓用菌丝织成脾脏灯笼,可见运化水谷的虚影;秦皮的肝灯通体碧绿,灯面映着藏血疏泄的图景。白蕤的银枪挑起肺形灯,灯内竟有二十四骨气轮转。

"可用黄柏三钱配苍术..."话未说完,怀中《普济方》俄然发烫。黄连黄柏自册页跃出,青铜剑光直指患者阳陵泉。秦皮青丝随风而至,在足踝织就护络网。张明远怔然半晌,俄然贯穿王守仁临别所赠"医者意也"的真谛。

"酸甘化阴,最宜平肝缓急。"白芍女声音清冷,袖中抖出七枚银针,"请秦皮姐姐助我发挥'芍药甘草汤'法。"青赤双色丝线跟着银针游走,患者绷紧的脉象垂垂败坏如春柳。

药炉上的陶罐咕嘟作响,蒸腾的水汽里忽有银光流转。但见个白衣少年自雾气中踏出,发间别着朵雪绒似的白头翁花,手中银枪寒芒凛冽。"长辈白蕤,愿为前锋破此毒瘴。"他枪尖轻挑,一缕黑气自墨客百会穴逸出,在空中凝成黏腻的蛛网状。

阿桂在煎药室忙得团团转,新配的药方在陶罐里翻滚:炒白术需用米泔水渗入,茯苓要劈成蝉翼薄片。灶台上并排放着两个炭炉,左边药汤清澈如虎魄,右边浓稠似米油——恰是"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的用药之道。

"先生特地叮嘱的酸敛之品。"阿桂将药碗放在紫檀小几上,"酸能收敛,防您泻利过分伤及阴津。"张明远正要伸谢,忽见瓷碟里虎魄色的蜜饯泛着诱人光芒——那是凌晨街坊送来的谢礼。

张明远看得出神,忽觉指尖微痛。低头见沙锅沿探出粟米穗,正轻啄他手指:"郎君该学搅粥了——顺时针七转逆时针三转,合洛书之数。"铁勺搅动间,米油垂垂凝成金珀色,粥面现出山川纹路。

重九登高日,张明远背着药囊行至汴京郊野。野径旁白头翁花开得正盛,白蕤虚影在花丛中忽隐忽现。墨客采药时忽听林间有嗟叹声,循声见樵夫抱着红肿右足——恰是湿热下注之象。

【主治】热毒痢疾。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炽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两人身影交叉,白术的焦香在足太阴脾经蒸腾,茯苓的清甜渗动手太阴肺经。患者惨白的神采以肉眼可见的速率红润起来,舌边齿痕垂垂消弭。秦皮见状当即调剂青丝走向,在肠络间织出新的运化通道。

张明远顿觉腹中绞痛渐缓,正要伸谢,忽见王守仁眉头舒展。老医师执起他手腕复诊,沉声道:"滑脉虽减,关部仍见弦象。白蕤,你枪法虽利,可曾留意毒瘴泉源?"

半夜梆子敲过三声,值夜的黄连抱着青铜剑靠在药柜上。黄柏俄然抽动鼻翼,剑穗上的流苏无风主动:"兄长可闻到甜腥气?"话音未落,配房方向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