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白头翁汤[第2页/共5页]
霜降那日,汴京东市的早集格外热烈。张明远跟着茯苓穿越在人群里,竹篮中垂垂堆起怀山药、湘莲子和老姜。白术化作褐衣少年走在背面,指尖轻点商贩担子:"这薏苡仁色青粒小,定是汉水边的佳品。"
午后阳光斜照诊堂,王守仁正在传授五音疗法。角调木音从青桐琴弦流出,秦皮伴着乐声在宣纸上勾画肝经走向。"木郁达之,角音入肝。"老医师指尖按在患者太冲穴,"你赶考心切,肝气横逆克犯脾土。"
王守仁手持心灯徐行而来,灯焰忽明忽暗:"心为君主之官,用药如用兵,贵在均衡。"灯影交叉间,张明远忽觉膻中穴微热,数月来的忧思竟如雪溶解。再观灯火,已见各脏腑光影流转有序。
王守仁疾书药方:"速取生白芍一两,与乌梅同煎!"药柜最上层紫檀盒主动开启,走出个水蓝襦裙的少女,发间别着将开未开的白芍花。她指尖轻点患者太冲穴,粉红瘴气中竟绽放朵朵白芍,柔润之气顺着肝经缓缓流淌。
是夜医馆停止"脏腑灯会"。黄连黄柏化作青铜灯树,十二经脉以萤火标记;茯苓用菌丝织成脾脏灯笼,可见运化水谷的虚影;秦皮的肝灯通体碧绿,灯面映着藏血疏泄的图景。白蕤的银枪挑起肺形灯,灯内竟有二十四骨气轮转。
"晨服汤剂急攻余邪,暮饮丸剂缓补脾阳。"王守仁将蜂蜜缓缓调入茯苓粉,"蜜丸需用桑皮纸裹三层,存在青瓷坛里用井水镇着。"药香氤氲中,白术少年正教张明远揉按公孙穴,每按三下必轻提一次皮肉。
"黄家兄弟安在?"王守仁话音未落,两柄青铜剑已交叉斩下。黄衣双生子眉眼如出一辙,剑锋过处黑网寸断,黄连的苦香与黄柏的涩气充盈室中。"湿热交结,非我兄弟苦寒沉降不能解。"年长些的黄连剑挽莲花,将崩溃的黑气逼向墙角。
半夜梆子敲过三声,值夜的黄连抱着青铜剑靠在药柜上。黄柏俄然抽动鼻翼,剑穗上的流苏无风主动:"兄长可闻到甜腥气?"话音未落,配房方向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
【方解】白头翁味苦性寒,善入大肠血分,清解大肠热毒,凉血止痢,为君药。臣以苦寒之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厚肠。秦皮苦涩而寒,清热燥湿,兼以收涩止血、止痢,为佐药。本方为医治热毒血痢之常用方。
后院晒药架俄然无风主动,炒白术的焦香裹着茯苓的清甜漫入室内。圆脸杏眼的茯苓女人蹦跳着呈现,腰间菌丝锁链叮咚作响:"该我们上场啦!"她身后跟着个手持药秤的褐衣少年,秤盘里金黄的炒白术粒粒清楚。
张明远在河边演练八段锦,惊起白鹭成行。秦皮以青丝为线,引着鹭群排成手太阴肺经走向:"禽鸟应骨气而动,人亦当师法天然。"正说着,白术已将患者晨起咳出的痰液封入玉瓶,瓶中浊物垂垂析出痰湿、炎热两层。
白蕤的银枪率先破窗而入,只见张明远伸直在榻,唇色如染朱砂。本来减退的黄腻舌苔竟生出精密红刺,脉象弦急如绷紧的弓弦。蜜饯碎屑沾在枕畔,甜腻之气与肠中秽浊交叉成粉红雾瘴。
张明远看得出神,忽觉指尖微痛。低头见沙锅沿探出粟米穗,正轻啄他手指:"郎君该学搅粥了——顺时针七转逆时针三转,合洛书之数。"铁勺搅动间,米油垂垂凝成金珀色,粥面现出山川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