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方剂杂论 > 第50章 白头翁汤

第50章 白头翁汤[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药炉上的陶罐咕嘟作响,蒸腾的水汽里忽有银光流转。但见个白衣少年自雾气中踏出,发间别着朵雪绒似的白头翁花,手中银枪寒芒凛冽。"长辈白蕤,愿为前锋破此毒瘴。"他枪尖轻挑,一缕黑气自墨客百会穴逸出,在空中凝成黏腻的蛛网状。

白头翁汤 《伤寒论》

"黄家兄弟安在?"王守仁话音未落,两柄青铜剑已交叉斩下。黄衣双生子眉眼如出一辙,剑锋过处黑网寸断,黄连的苦香与黄柏的涩气充盈室中。"湿热交结,非我兄弟苦寒沉降不能解。"年长些的黄连剑挽莲花,将崩溃的黑气逼向墙角。

王守仁手持心灯徐行而来,灯焰忽明忽暗:"心为君主之官,用药如用兵,贵在均衡。"灯影交叉间,张明远忽觉膻中穴微热,数月来的忧思竟如雪溶解。再观灯火,已见各脏腑光影流转有序。

医馆灶间雾气环绕,沙锅里翻滚着金黄的粟米粥。茯苓将山药切成玉簪薄片,每切一刀便念一句:"甘淡渗湿需配旋覆花露。"案板上的山药片俄然出现柔光,竟化作梳双丫髻的小童,捧着荷叶接晨露。

阿桂在煎药室忙得团团转,新配的药方在陶罐里翻滚:炒白术需用米泔水渗入,茯苓要劈成蝉翼薄片。灶台上并排放着两个炭炉,左边药汤清澈如虎魄,右边浓稠似米油——恰是"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的用药之道。

【服从】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月明星稀时,白术带患者到后院练"脾胃导引术"。但见他双足分立与肩同宽,掌心向上如托玉盘:"此式名'金粟归仓',需共同足三里呼吸法。"跟着行动展开,地上竟现出淡淡光晕,模糊构成足太阴脾经的流注线路。

"可用黄柏三钱配苍术..."话未说完,怀中《普济方》俄然发烫。黄连黄柏自册页跃出,青铜剑光直指患者阳陵泉。秦皮青丝随风而至,在足踝织就护络网。张明远怔然半晌,俄然贯穿王守仁临别所赠"医者意也"的真谛。

"先生特地叮嘱的酸敛之品。"阿桂将药碗放在紫檀小几上,"酸能收敛,防您泻利过分伤及阴津。"张明远正要伸谢,忽见瓷碟里虎魄色的蜜饯泛着诱人光芒——那是凌晨街坊送来的谢礼。

汴都城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青石板路上腾起的水雾裹着桂花香。普济医馆的药房里,王守仁正用犀角柄的戥子称量秦皮,窗外的雨丝斜斜打在老榆木药柜上,将"清热燥湿"四个漆金字映得发亮。

王守仁捻动毫针,沉声道:"患者素体脾虚,苦寒过剂恐伤阳气。白蕤收三成力道,秦皮筹办乌梅汁备用!"老医师话音方落,张明远俄然狠恶咳嗽,指缝间排泄粉红血沫。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当代用法:水煎服)。

【主治】热毒痢疾。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炽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王守仁立在廊下察看患者步态,见其足跟落地已无踏实之象,回身叮咛阿桂:"把药膳方剂给他——山药需选怀庆府的,莲子要湘莲而非建莲。"忽听得药圃里白头翁花簌簌作响,白蕤的虚影在晨光中微微点头。

【构成】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五更梆子响过,张明远对着铜镜细看,眼下的青黑已褪成淡黄。王守仁在晨光中展开新的药方,笔锋遒劲写下"七分养"三字。后院药圃里,白头翁花在秋风里摇摆,仿佛昨夜那场人药合一的苦战,不过是场恍忽的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