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9[第2页/共5页]
其次,畏之﹔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荒兮,其未央哉。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搏之不得,名曰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犹兮若畏四邻﹔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敷以取天下。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死之徒,十有三﹔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往而不害,安平泰。
俨兮其若容﹔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其次,亲而誉之﹔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乐与饵,过客止。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质真若渝﹔
地得一以宁﹔
何谓宠辱若惊。
有为而无不为。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公乃全,全乃天,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贤人常偶然,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天得一以清﹔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不知常,妄作凶。
澹兮其若海﹔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夫唯道,善贷且成。
地无以宁,将恐废﹔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为有为,则无不治。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昔之得一者: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保此道者,不欲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