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9[第2页/共4页]
混兮其若浊﹔
我独泊兮,其未兆﹔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澹兮其若海﹔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是以贤人之治,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知常容,容乃公,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致虚极,守静笃。
是谓微明。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其次,畏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不自见,故明﹔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常使民无知无欲。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俨兮其若容﹔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其事好远。
虚其心,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上善若水。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神无以灵,将恐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