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9[第3页/共4页]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视之不见,名曰夷﹔
豫兮若冬涉川﹔
荒兮,其未央哉。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不自伐,故有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上善若水。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道常知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致虚极,守静笃。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不失其所者久。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其次,亲而誉之﹔
儽儽兮,若无所归。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听之不闻,名曰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希言天然。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我独泊兮,其未兆﹔
太上,不知有之﹔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则攘臂而扔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是以贤人之治,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何谓贵大患若身。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