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9[第1页/共3页]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二章
是以贤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进道若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有为,事无事,味有趣。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以其生之厚。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有国之母,能够悠长﹔
上德若谷﹔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我好静,而民自正﹔
人之迷,其日固久。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知和曰「常」,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明白若辱﹔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善建者不拔,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古之以是贵此道者何。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三章
不如坐进此道。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开其兑,济其事,毕生不救。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神不伤人,贤人亦不伤人。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我无事,而民自富﹔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我无欲,而民自朴。」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大音希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风雅无隅﹔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慎终如始,则无败露。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敷以取天下。
有为而无不为。
知此二者亦稽式。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出世入死。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夷道若颣﹔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九章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五章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