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9[第2页/共4页]
死而不亡者寿。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地得一以宁﹔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是谓袭明。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其次,侮之。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不自见,故明﹔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其次,畏之﹔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夫兵者,不祥之器,
太上,不知有之﹔
是以贤人之治,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涣兮若冰之将释﹔
不失其所者久。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荏弱胜刚烈。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澹兮其若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执大象,天下往。
满足者富。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不知常,妄作凶。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强其骨。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