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9[第2页/共4页]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是以贤人之治,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不自是,故彰﹔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天长地久。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实其腹,
不自矜,故长。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敦兮其若朴﹔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天得一以清﹔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则攘臂而扔之。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混兮其若浊﹔
其事好远。
不失其所者久。
飂兮若无止。
神得一以灵﹔
为有为,则无不治。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荒兮,其未央哉。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无执,故无失。
其次,畏之﹔
涣兮若冰之将释﹔
视之不见,名曰夷﹔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何谓宠辱若惊。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诚全而归之。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谷无以盈,将恐竭﹔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不尚贤,使民不争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