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9[第1页/共4页]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儽儽兮,若无所归。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不自伐,故有功﹔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谷得一以生﹔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荒兮,其未央哉。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故能成其私。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知常容,容乃公,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上善若水。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混兮其若浊﹔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其次,亲而誉之﹔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不自矜,故长。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是以贤人之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保此道者,不欲盈。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其事好远。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诚全而归之。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神得一以灵﹔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往而不害,安平泰。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