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9[第2页/共4页]
死而不亡者寿。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悠兮其贵言。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夫唯道,善贷且成。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故建言有之: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非以其忘我邪。
搏之不得,名曰微。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为有为,则无不治。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明道若昧﹔
儽儽兮,若无所归。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听之不闻,名曰希﹔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故能成其私。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希言天然。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视之不见,名曰夷﹔
进道若退﹔
涣兮若冰之将释﹔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神得一以灵﹔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大音希声﹔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天长地久。
不尚贤,使民不争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天得一以清﹔
夫兵者,不祥之器,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