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9[第4页/共4页]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弱其志,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何谓贵大患若身。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上善若水。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道常知名。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听之不闻,名曰希﹔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实其腹,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其次,畏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无执,故无失。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儽儽兮,若无所归。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天长地久。
不自矜,故长。
我独泊兮,其未兆﹔
是以贤人之治,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故能成其私。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强行者有志。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悠兮其贵言。